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行政规范性文件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行政规范性文件

下载文字版 下载图片版 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重庆市财政局

重庆市公安局

重庆市民政局

重庆市医疗保障局

重庆市残疾人联合会

关于进一步加强

服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项目工作的通知

渝卫发〔2019〕60号

 

各区县(自治县)卫生健康委、党委政法委、财政局、公安(分)局、民政局、医保局、残联,两江新区、万盛经开区各有关单位,市精神卫生中心:

为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重庆市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等法规文件精神和全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全国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经验落地落实,提高精神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确保患者病情稳定,切实防范和减少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决定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项目工作。经委主任会讨论通过,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介绍

(一)项目范围。2019年服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项目区县(以下简称“项目区县”)共24个区县,在原万州区、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北碚区、巴南区、江津区、合川区、璧山区、铜梁区、开州区等11个区县的基础上,新增黔江区、南岸区、渝北区、永川区、綦江区、大足区、荣昌区、梁平区、忠县、云阳县、巫山县、秀山县、酉阳县等13个区县。

(二)实施对象。重点针对辖区居住3个月以上公安机关列管的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其他贫困(建档贫困户、特困人员)、无监护或弱监护(1户有2名及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或监护人年龄大于65岁)的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鼓励有条件的区县拓展至辖区全部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三)实施时间。项目区县项目实施时间1年,期满后由市级相关部门综合考核及实施效果确定是否延续。

(四)项目内容。为符合条件的实施对象提供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以下简称“二代药”)治疗。二代药指第二代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新一代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物以及心境稳定剂,具体见目录(附件),各区县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扩增。

二、组织实施

(一)细化实施方案。项目区县要将项目工作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专项行动紧密结合,依托项目提升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水平;要组织多部门、各层级系统摸清辖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情况,进一步明确项目实施的思路,明确实施对象,细化实施方案,协调解决试点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有转岗医生或全科医生的乡镇(街道)可采取“区县—乡镇(街道)”医疗卫生机构多点取药、患者随访发药等方式,开具精神类药物的处方;没有转岗医生或全科医生的乡镇(街道),可通过医联体安排精神科医生多点执业;鼓励有条件的区县积极创新,打造互联网医院,探索打造医药闭环,确保患者便捷获取药物。

(二)严密组织实施。项目区县各部门要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将项目工作与日常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服务工作紧密结合,依托项目提升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水平;及时审核患者名单,依法依规组织采购、管理、发放药品,建立完善相关制度,严格管理,严禁将二代药服用经费直接发放患者或家属,对营私舞弊或虚报、冒领、截留、挪用、骗取、滥发药品及其经费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三)及时总结评估。项目区县要定期开展项目绩效评估,及时总结提炼经验,研究、分析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调整完善实施方案,通过经验交流会等方式,积极推广项目实施的好经验、好做法,确保项目工作取得实效。市级相关部门将根据项目实施的具体情况,遴选部分措施到位、效果明显的区县,召开现场推进会。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项目区县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后勤保障,重视精神科转岗医生的培训及全科医生的培养,鼓励乡镇(街道)注册开设精神科门诊,尽快落实每个乡镇(街道)至少1名精神科转岗医生。区县精神卫生联席会议要协调解决项目中的重大问题,督促乡镇(街道)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管理小组和村(社区)联合服务管理小组认真履职尽责。

(二)落实经费保障。项目区县要落实属地职责,全面梳理和整合医疗保险(含医疗救助)、残联精神病人康复救助等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救助补助政策,按照先使用医保资金,再使用残联资金,最后使用本项目资金的顺序,落实职责分工,加强紧密配合,对患者服用二代药予以保障;安排项目配套经费和工作经费,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市级将安排项目启动经费,并在项目实施结束后,根据项目综合评价结果和实施效果,对项目区县给予适当补助。

(三)加强督促指导。项目区县要不定期组织成员单位对项目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对因工作不重视、监管不到位、服药执行不及时导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的,严肃追究相关负责人及部门责任。市级项目工作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对项目区县进行不定期抽查指导,及时通报项目实施情况。

四、鼓励其他区县(自治县)自行实施

市级项目工作办公室每年组织一次区县项目申报和评审,项目区县及时修订完善项目实施方案并于12月16日12:00前报市卫生健康委(联系人:叶冯伟,联系电话:67706376,传真:67706786,邮箱:549426332@qq.com。鼓励其他区县自行开展患者服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工作,自行实施患者服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项目工作的区县优先作为下一年度项目区县考虑。

本文件自2020年1月10日起施行。

 

附件:服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项目目录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重庆市财政局 重庆市公安局 重庆市民政局
重庆市医疗保障局 重庆市残疾人联合会
2019年12月9日  

 

 

 

附件

 

服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项目目录

 

药品名称

剂型

药品类别

医保类别

氯丙嗪

片/针

传统抗精神病药物

甲类

奋乃静

甲类

氟哌啶醇

片/针

甲类

舒必利

甲类

哈力多

乙类

氯氮平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甲类

利培酮

乙类

奥氮平

乙类

喹硫平

甲类

齐拉西酮

片/针

片剂甲类,针剂自费

阿立哌唑

甲类/乙类

氨磺必利

乙类

善思达

自费

善妥达

自费

文拉法辛缓释片

抗抑郁药

乙类

帕罗西汀

乙类

氟西汀

乙类

舍曲林

乙类

碳酸锂

心境稳定剂

甲类

碳酸锂缓释片

甲类

丙戊酸钠

心境稳定剂

甲类

丙戊酸钠缓释片

丙戊酸钠

乙类

丙戊酸镁缓释片

乙类

拉莫三嗪

乙类

丁螺环酮

抗焦虑药

乙类

苯二氮卓类

甲类

坦度螺酮

乙类

苯海索

抗胆碱能药

甲类

普奈洛尓

β-受体阻断药

甲类

                         说明:若使用奥氮平、氨磺必利、善思达(针剂)、善妥达(针剂)须报市级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专家组备案。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

主办: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ICP备案: 渝ICP备19007997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85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172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