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信息 > 区域规划

[ 索引号 ] 11500000MB1670604W/2023-00323 [ 发文字号 ] 渝卫发〔2023〕70号
[ 主题分类 ] 卫生 [ 体裁分类 ] 规划计划
[ 发布机构 ] 市卫生健康委
[ 成文日期 ] 2023-12-25 [ 发布日期 ] 2023-12-26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数字健康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卫生健康委、两江新区社发局、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万盛经开区卫生健康局,各委属(代管)单位,委机关各处室:

为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全会和数字重庆建设要求,根据重庆市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市卫生健康委研究制定了《重庆市数字健康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经党委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相关单位按照方案统筹安排,推动重庆数字健康建设迭代升级发展。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12月25日


重庆市数字健康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系列战略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全会和数字重庆建设大会精神,全面推进我市卫生健康领域变革创新,加快推动数字健康建设迭代升级,赋能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打造整体智治的现代化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创新提供有效路径,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数字重庆建设总体工作目标和任务,立足全人群、全周期、全流程、全方位的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需要,聚焦“三张清单”,锚定“一件事”,以数据融合汇集为基础,以核心业务梳理为抓手,以应用场景建设为牵引,以融跨协同治理为主线,以流程再造改革为支撑,强化实施成效评估,建立健全支撑保障体系,全面推进数字健康算力存储“一朵云”、健康医疗数据资源“一个仓”、健康信息服务“一码通”、卫生整体智治“一张屏”,谋划打造“一生一事”“一码一档”重大应用,推动卫生健康领域系统化重塑和数智化升级,全面构建信息互联互通、业务协同联动、监管服务智能高效的市域数字健康行业治理新体系。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数字化思维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强调以数据为基础,推动应用建设从业务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量化闭环、敏捷快速、科学决策助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蹚过“深水区”,以“小切口”带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大变化”。

——坚持以数智化理念重塑服务体系。围绕多跨融合、高频应用、惠民有感等场景,推动卫生健康服务数字化转型,建立健全健康医疗信息共享应用机制,强化数据共享、技术开放和应用共创,助力建设价值导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坚持以协同化治理推进流程再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聚焦提供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推动卫生健康部门协作、流程重构和组织变革,加强机构与群众的互动协同,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行业治理新格局。

——坚持以集约化建设赋能场景共建。强化数字健康顶层设计,市级集约统建基础设施、共性能力和部分场景应用中台,统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字化应用服务,赋能医疗机构智能化场景,推动跨层级卫生信息资源整合共建。

——坚持以规范化管理夯实制度保障。坚持标准先行,严格落实国家卫生健康信息化标准规范,畅通健康医疗数据汇聚融合通道,建立健全健康医疗大数据融合创新开放应用政策法规体系。

(三)体系架构。着力构建“134+N”数字健康体系架构。“1”是依托数字重庆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统一的“数字健康大脑”;“3”是对接融入数字重庆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打造数字健康“统筹监管—运营管理—服务响应”三层监管服务体系;“4”是在全量业务梳理基础上,整合形成“全域公共卫生智治”“智慧整合医疗服务”“健康数据融合创新”“数字健康运行监管”四大业务板块;“N”是聚焦核心业务、重大改革,锚定“一件事”,应用“V模型”,梳理“三张清单”,有序打造和持续迭代丰富N个行业特色应用。

(四)总体目标。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上台阶、五年新飞跃”的要求,到2025年,建成较完善的新型卫生健康数字化基础设施体系,卫生健康行业治理、医疗卫生服务管理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到2027年,卫生健康数字化创新生态和产业体系日益完善,构建起国内领先、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纵横贯通、融跨协同、整体智治的数字健康体系,信息服务便民惠民程度达到较高水平,群众在卫生健康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数字健康大脑能力逐步增强。云网融合管理、数据交换共享、智能算法调用的共性支撑能力全面形成,依托行业标准、医学知识和决策支持的特色业务支撑能力大幅提升,数字健康大脑基础更加坚实。

数字健康场景落地成效显著。围绕疾控体系改革和深化医改重点问题构建重大场景,聚焦传染病监测预警、卫生应急、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和疾病防控救治等重大应用全面建设完成,精准化服务、生态化发展的数字健康服务模式基本实现。

数字健康融合创新密集涌现。依托数字健康大脑建设一批数字健康创新应用,以数据资源为基础,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产学研用创新转化应用,融合塑造一批行业数字健康融跨协同场景,共建共享的数字健康服务新模式基本形成。

表1 重庆市数字健康建设关键目标

序号

目标指标

指标说明

2023年

2025年

2027年

1

业务应用申报

通过数

通过“三张清单”方式申报通过的多跨业务应用数量(个)

4

6

10

2

“渝快办”上线

应用数

在“渝快办”“渝康健”专区上线应用数量(个)

1

4

12

3

“渝快政”上线

应用数

在“渝快政”上线应用数量(个)

2

4

6

4

IRS能力组件

上架数

在一体化数字资源系统(IRS)上架的数字健康能力组件数量(个)

1

10

20

5

数据统一采集

覆盖率

数字健康大脑交换中枢数据采集覆盖的医疗卫生机构占比(%)

——

90%

100%

6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云率

数字化应用依托“卫生健康云专区”提供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

——

80%

100%

7

电子病历应用水平

电子病历达到分级评价5级的三级医院占比

——

≥5%

≥10%

电子病历达到分级评价 4 级的三级医院占比

——

80%

100%

8

全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

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中三级医院达4级水平的数量占比(%)

——

≥60%

≥85%

9

“数字医院”数量

建设“数字医院”(家)

——

100

120

10

重大应用“三张清单”指标完成率

上线应用“三张清单”中达到目标值的业务指标个数占比(%)

——

50%

80%

11

重大应用活跃率

上线应用的注册用户数在目标用户数的占比(%)

——

70%

90%


二、建设数字健康大脑

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构建全市统一的数字健康大脑,建设云网管理、数据交换、智能组件、决策支持、医学知识、标准服务等六大能力中枢,完善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体系,集成整合卫生健康数智能力,实现数字健康资源“一本账”管理,强化应用创新“一体化”支撑。

(一)云网管理中枢。

1. 建设管理数字健康“一朵云”。依托数字重庆算力资源体系建设卫生健康云专区,构建多云架构的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和应用质效管理,建立卫生健康行业的云网资源统一申请、统一监控、统一计费的服务体系,促进数字健康应用上云部署及边缘算力协同部署,完善全民健康算力平台,支撑“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高质量发展。实现全市各级医疗机构上云用云和医疗算力资源的有效下沉,形成云网融合基础能力。(2023—2025年)

2. 建设管理数字健康“一张网”。依托市电子政务外网、医保专线和互联网等,组建市级高速骨干交换网,拓展5G医疗专网,新增物联感知接入,形成覆盖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扁平智能信息网络,推动算网融合、数网协同,建设一体化安全监测运营能力,实现基础、边界、平台、应用和数据等多层次网络信息安全防护。(2023—2025年)

3. 创新卫生健康云网服务体系。建设卫生健康云专区统一服务门户,组织服务单位规范入驻,为医疗机构提供云网融合的行业云服务,强化对各级医疗机构的边缘算力支撑,构建智能高效多云服务体系,加快基层卫生健康边缘数据中心建设,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云用云。(2024—2025年)

(二)数据交换中枢。

1. 迭代卫生健康数据资源库。统一迭代建设电子病历、健康档案、人口家庭、基础资源等四大基础库,建设公共卫生、医疗服务、食品安全、重大疾病等主题库,构建卫生健康部门数据仓。(2023—2025年)

2. 升级全民健康智能管理服务平台数据共享交换系统。建设完善数据统一采集、治理、共享功能,优化基础数据资源目录和分类分级管理,推动与IRS贯通联动。(2023—2024年)

3. 构建卫生健康数据交换共享枢纽。纵向打通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各级各类机构信息系统,横向连接全市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支撑与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联动,持续提升数据资源质量,优化完善数据交换共享服务能力。(2023—2027年)

(三)医学知识中枢。

1. 建设一批重点医学知识库。依托数字健康基础库、主题库,进一步融合临床指南、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学术期刊等知识信息,形成重点专病、科普教育等知识库。(2024—2027年)

2. 搭建知识图谱工具。运用自然语言处理、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医学知识关系分析、推理关联、知识提取、知识挖掘、对齐融合、加工处理等功能,形成覆盖临床重点学科的中西医知识图谱。(2025—2027年)

3. 建立医学知识授权机制。打造医学知识管理、更新、利用、安全管理机制,有效支撑电子病历智能书写、临床决策支持、疾病辅助诊断、智能筛查、循证医学等应用组件开发。(2024—2025年)

(四)智能组件中枢。

1. 建设卫生健康智能组件库。依托IRS建设行业特色身份认证、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等通用能力组件,汇聚健康监测、智慧分诊、智能转诊、临床辅助等行业特色应用组件,建设行业统一组件目录,构建智能集约的卫生健康应用支撑体系。(2023—2025年)

2. 加速行业创新应用服务转化。推动组件和应用的快速部署和复用,利用智能组件中枢开展业务流程再造与应用优化,形成行业应用公共组件共建共享服务模式,提高数字健康创新应用构建效率和标准化程度。(2024—2027年)

(五)决策支持中枢。

1. 建设个人、机构、区域健康画像。汇聚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信息,形成个人健康画像,按需共享、授权开放,促进主动式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建立。基于个人健康画像,向上拓展至健康管理机构和所在区域,建设多维度全周期健康画像。(2024—2026年)

2. 建设考核评价工具。建设区域、机构考核分析评价支撑能力,面向公共卫生、医疗服务、资源管理、费用管理等领域,提供查询监控、分析评价、趋势预测等工具,推动机构和区域规范管理、精准评价。(2024—2027年)

(六)标准服务中枢。

1. 持续完善信息标准。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和国际标准对接,推进新兴信息技术与卫生健康行业融合。形成数字健康标准体系框架,完善疾病与手术操作分类与代码、医学名词术语、医疗服务项目编码等基础标准,执行健康医疗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和保护等安全标准。(2023—2025年)

2. 推进数字健康标准落地推广。建设行业标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对医学信息标准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支撑贯标对接转换的全要素融合协同。(2023—2027年)

三、建设数字健康监管服务体系

探索建立市—区县卫生健康行业主管部门统筹监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协调运营管理、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联动群众服务响应的超大城市数字健康监管服务体系结构。依托数字健康大脑中枢,建设行业领域特色数字化能力框架,以智能化可视化集成化手段完成重大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多跨流转和快速响应任务,支撑不同事件的研判预警、上报流转、接收响应、分拨处置等,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汇聚融通各类数字健康应用。

(一)统一建设数字健康监管服务能力框架。

1. 市级统一建设数字健康驾驶舱、集成工作台、掌上指挥室、服务工具箱等卫生健康领域特色数字化能力框架。一是将驾驶舱打造为卫生健康行业主管部门全局监管、资源调配的统一门户,融通数字健康应用,加强全局全过程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二是依托“渝快办”和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能力,整合优化政务事件流程和业务事项清单,支撑面向医疗卫生机构的多跨协同政务数字化应用创新。三是依托“渝快政”扩展“渝康健”掌上指挥室功能,建设适用于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的工具箱,支持医疗卫生人员按需选用、便捷高效地开展医疗健康服务,助力个人职业发展。四是将“渝快办”“渝康健”作为面向群众“一站直达”的卫生健康服务集成门户,探索第三方应用合规数据授权使用,丰富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等业务板块的便民应用,夯实数字健康服务能力。五是依托“渝快政”,打造卫生健康信息报送、任务接收、事件处置的工具箱能力模块,整合接入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赋能支撑基层智治体系。(2023—2024年)

2. 区县和机构依托数字健康大脑建设本级应用,按需申请使用监管服务基础能力,或按照统一能力框架改造接入数字健康驾驶舱、工作台、指挥室、工具箱,提升本单位上传下达、监测预警、快速响应能力,承接完成业务闭环,赋能便捷移动智能化服务。(2024—2027年)

(二)分层分类建立健全监管服务运行机制。

1. 建立健全责任明确的分层建设管理制度。一是市—区县卫生健康行业主管部门围绕“统筹监管”定位,协同管理全市卫生健康业务事项,强化综合协调、标准制定、运行监测、督导考核等职能,提高跨部门协调联动效率,确保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全局可感可知可管,推动市域卫生健康治理向智治和高效转变。二是医疗卫生机构围绕“运营管理”定位,有效发挥上下贯通、横向协同、本级应用集成作用,确保医疗卫生资源随时可用、卫生事件全面可控。三是基层医卫人员围绕“服务响应”定位,对接上级业务事项,完成基层事件流转和业务事项闭环处置,有效融入基层智治体系的民生服务、平安法治等跑道。(2023—2024年)

2. 建立健全融跨协同的分类运行管理制度。一是统筹市疾病预防控制局构建传染病多点触发医防协同机制,汇聚纵向横向监测预警信息,打通“医防研”信息壁垒,推动全市医防融合。二是联合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医疗保障局构建卫生健康行业综合监管机制,创新卫生健康非接触式监管模式,融通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运行、从业人员、行业秩序等监测数据,推动“信用+智慧监管”和数字化质控建设。三是联合市医疗保障局、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构建三医联动机制,围绕惠民、助医、辅政、促研等4类场景,协同推进医保支付方式、医疗服务价格、药学服务改革,推动三医业务集中办理。四是纵横贯通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构建数智化支撑分级诊疗机制,支撑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分级诊疗格局,推动上级诊断和区域互认。(2024—2027年)

四、完善四大业务板块核心功能应用

按照核心业务梳理指南,应用“V模型”方法,在卫生健康全量业务梳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形成“全域公共卫生智治”“智慧整合医疗服务”“健康数据融合创新”“数字健康运行监管”4大业务板块,面向未来持续动态谋划迭代,陆续建设上线N个多跨融合一件事应用,多个一件事应用组合后形成重大应用。

(一)全域公共卫生智治。全域公共卫生智治是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周期管理为主线,面向传染病发现不及时、处理速度慢等问题,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手段,实现全面感知监测、快速响应决策、高效联动处置、精准保障服务的科学管理能力和全局协同机制。建设全市统一的传染病智能监测预警处置系统,完善健康危害全因素监测信息网络和智能化监测方式,优化整合应急指挥决策功能,归集、整合和分析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公共卫生部门等相关数据,推进数字化控烟履约,规范生物安全监管,形成智能监测、触发预警、干预处置、指挥调度、报告评价等一体化的公共卫生智治体系。

1. 建立覆盖全市的多点触发传染病智能监测网络。建立以传染病及重大疫情防控为重点的智能监测预警处置系统,建立以物联感知为主的健康环境智能监测网络,汇聚疾病预防控制、职业病防治、重点疾病和卫生监督等相关监测数据,加强伤害监测预警,辅助制定干预措施。(2023—2024年)

2. 构建食品安全指数及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模型。依托跨部门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机制,开展营养监测干预,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敏感性,提升食源性疾病溯源能力。(2023—2024年)

3. 升级优化全市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完善应急准备、决策指挥功能,强化应急指挥决策“一张图”智能支撑能力,实现日常健康危害全因素监测、重大疾病风险预警,形成公共卫生事件“平急结合”的有效应急响应机制。(2024—2025年)

4. 建立多部门实时联动、分工协作、医防协同、智能辅助的重大疫情处置机制。通过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检测数据与公安、政法、大数据、通管、交通、教育、农业农村、海关、市场监管、气象、生态环保等部门数据的共享交换,实现多部门流行病学调查、卫生学调查、重点人员管理、重点场所管控、医疗救治、家庭发展、安全生产、生物安全风险监测等业务协同,形成重大疫情处置全流程闭环。(2023—2024年)

5. 构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多部门多层级联合管理机制。加快全市相关重点人群数据标化归集,推动卫生健康精神障碍患者诊疗数据、公安部门列管患者档案数据和残联部门精神残疾患者档案数据的交换共享,实现智能风险预警和全流程闭环管理,形成严重精神障碍等重点人群智能风险预警和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2023—2027年)

(二)智慧整合医疗服务。智慧整合医疗服务是为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和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以推动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个人诊疗信息实时联通共享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授权开放为核心,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以数据流驱动业务流,整合健康促进、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各种医疗卫生服务及其管理,依托数字健康监管和服务体系能力向以家庭为单位提供终身连贯的新型服务模式。统筹建设运营重庆市互联网总医院及服务应用,推动智慧医疗服务线上线下全流程一体融合;建设就医费用一站式结算系统,完成与重庆市商业健康保险服务平台对接,丰富健康服务供给,提升群众健康保障水平;拓展完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打造智慧医联体,进一步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强化健康县区、健康乡镇和健康细胞建设监测评价,整体提升医疗健康服务效率和质量。

1. 依托“渝快办”“渝康健”品牌开设重点人群健康服务专区。加快老人、妇女、儿童、慢病患者、职业人群等重点人群数据标化归集,建立与智能健康监测等市场化应用和设备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经统一授权的免疫规划、疾病早筛、诊疗方案、家庭病床、健康教育等精准个人数字健康服务,重点推动形成涵盖“一老一小”和慢病全生命周期的居家健康服务模式。(2024—2026年)

2. 加快建设以居民健康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的“智慧家医”服务。依托全市通用的数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块,打通家庭医生信息系统与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系统,支撑家庭医生在线开展慢病管理、延伸处方、心理疏导、健康咨询、上门巡诊等数字化签约服务,满足群众居家康复、医养结合、安宁疗护、智慧诊疗等健康服务需求。(2024—2027年)

3. 依托互联网总医院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医疗服务流程再造。梳理医疗服务预约分诊、处方问诊、检验检查、费用支付和互联网全程就医流程,聚合形成“就医服务一件事”专区,提升医疗机构整合服务水平,实现就医一站式费用结算,加快构建三医协同治理新局面。(2023—2025年)

4. 构建服务运营管理一体化的智慧医联体协同体系。以医检互认为切入口,建立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机制,打通各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与基本公共卫生系统之间的数据通道,形成资源整合、稳定连续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教学科研、临床服务、急诊急救、检查检验、质量管理等上下级业务协同能力,助推完善分级诊疗制度。(2023—2027年)

(三)健康数据融合创新。健康数据融合创新是以健康医疗大数据融合共享、开放应用为抓手,加快推进医疗健康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融合,贯通产业生态、科技创新、要素流通等环节,推动实践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有效激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动力和活力,提升健康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扩大资源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的应用方式。建立医学科研数字服务及转化体系,提升数据价值,为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等开展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等创新活动提供支撑,推广卫生适宜技术应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打造数据交易模式和机制,建立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要素交易支撑体系和“政产学研金服用”产业生态体系,搭建资源与人才平台,促进数字健康产业发展,营造规范有序、高效公平的健康医疗生态体系。

1. 开展国家级健康医疗大数据创新应用示范试点。依托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卫生健康特色基地,构建全市医学科研数据库,建设完善医学科研数据库纳入排除、安全管控、共享管理等核心功能,完善平台基础软硬件和应用技术支撑能力,探索健康医疗大数据在药品研发、医疗器械、中医药服务、生物医学等方面创新应用。(2023—2025年)

2. 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的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推进居家智慧健康信息服务、健康医疗金融保险服务、生物基因与医疗设备、健康医疗智能软硬件、健康医疗大数据交易等产业发展,构建产业链和创新链。建立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管理机制,支持医疗机构创建一批涵盖重点学科、多中心的市级转化医学研究中心。(2023—2027年)

3. 探索建立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数据要素交易机制。基于国家和地方数据要素交易基础制度,围绕数据分类分级、数据确权、数据跨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环节,依托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卫生健康特色)项目完善“渝康链”基础设施,建设卫生健康可信数据空间,探索完善健康医疗数据要素交易流通范式。(2024—2027年)

4. 创建健康医疗大数据联盟。以推动全民健康数字化创新发展为主要方向,以重庆卫生健康信息学会为平台,集聚医疗卫生机构、医学类高等院校、行业学会、科研院所以及医疗卫生信息化企事业单位等卫生健康领域优势资源,发挥政府与市场的纽带作用,搭建数字健康人才成长与学术交流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推广应用数字健康研究成果和先进经验,为全市数字健康事业新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2024—2027年)

(四)数字健康运行监管。数字健康运行监管是统筹运用行政、信息技术等多种手段,建立完善卫生健康综合监管制度和数字化能力体系,从注重事前审批转为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从单项监管转为综合协同监管,提高效率效能和运行监管水平,形成专业高效、统一规范的卫生健康高质量服务能力,实现行业综合运行监管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加强卫生健康领域数字党群建设,优化综合办公协同平台,规范考核、评估、意识形态管理等运行流程,健全系统单元内部管理体系,实现政务数据共享交流,提高政府机构内外部协同工作效率。加强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完善医疗基础资源管理规范,高水平编制数字医院建设评价标准,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依托全市统一政务服务平台,优化政务服务流程,简化准入审批手续,推广行业电子证照应用,助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完善“智慧卫监”和综合监管系统,建立全方位、全流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行业监管治理体系。

1. 推动卫生健康系统事务公文流转顺畅、政令畅通。实现对政务服务从决策、执行到监督的全过程管理,通过跨组织、跨区域的沟通与办公合作协同,打破组织和信息壁垒,推动实现组织内部沟通扁平化、部门联动一体化的目标。(2023—2027年)

2. 支撑医疗卫生机构高质量发展。启动编制重庆市数字医院建设评价标准,迭代升级制定《数字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指南》,为各机构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以行业大数据分析为主的医疗服务绩效、质量管理、运行监测和安全保障提供指导,积极推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在医院运营管理上的应用,利用大数据、智能建模等技术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绩效评价机制。(2023—2025年)

3. 迭代卫生政务线上应用,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能。依托“渝快办”政务服务平台,扩大卫生健康行业电子签名、印章及电子证照服务应用,规范行业电子证照标准,健全行业电子证照制发机制,推进常用证照电子化和信息共享,实现卫生政务服务和行政审批无纸化、智能化。推动“出生一件事”“健康检查一件事”“卫生监管一件事”等业务全程网办,全面提升卫生政务服务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水平。(2023—2027年)

4. 构建多终端一体化在线监测能力。构建基于医疗质量、效率与安全监测监管的多维度雷达图,实现线上监测、远程监管和终端连接、预警、核查、处置等功能。建设行业监管智慧大屏,实现数据统计分析、执法现场查看、任务调度指挥和智慧决策研判等功能,构建全领域、全时段、全覆盖的高效行业综合监管体系。(2024—2025年)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卫生健康委成立以委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数字健康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数字健康工作任务总体设计、统筹谋划、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建立数字健康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数康办”),负责统筹协调日常工作,建立完善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牵头编制数字健康建设实施方案,实行专班工作制度,稳步有序推进数字健康建设工作;数康办下设各业务专题组和信息技术组,负责推进相关领域的数字化改革工作。各区县、单位要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对标建立数字健康工作推进机制,配齐配强数字化工作力量,提升业务工作和数字化工作融合度,形成多方参与、上下联动的推进格局。

(二)明确职责分工。市卫生健康委负责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建立统筹协调、专班推进、定期调度、多元投资、试点评价、迭代推广的闭环工作机制,系统谋划数字健康建设的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任务、重大项目,强化单位和部门间的工作协同,负责组织建设市级统建类应用。市卫生健康信息中心负责全市健康医疗大数据汇聚,组织数字健康大脑建设运营,探索形成权利共享、责任共担的应用支撑能力和创新服务模式。各区县、单位按照建设实施方案完善本单位核心业务梳理,依托数字健康大脑开展“一地创新、全市推广”应用建设,根据全市统一部署推动迁云上云用云和应用数据改造对接工作,负责在市级统筹监管应用下,建立本辖区运营管理和服务响应制度,夯实数字健康监管服务体系结构。

(三)完善规范制度。夯实数字健康标准管理制度。提升标准服务中枢协商转化能力,聚焦健康医疗数据资源和重大应用,开展地方标准研究,建立数字医院建设标准,健全评价机制。强化卫生健康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卫生健康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责任,突出健康医疗大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实施数据分类分级,加快建立卫生健康网络可信认证体系,强化个人健康信息保护,推动国产商用密码应用,建立数字健康监测、检查和通报机制。建立数字健康应用遴选制度。根据改革事项和建设实施进度动态更新重大应用清单,推动应用场景迭代升级,形成问题、目标、结果导向的应用建设体系。

(四)深化方法运用。全面学习和深化使用数字重庆建设的体系架构、核心业务梳理、“三张清单”“一件事”等基本方法,以完善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服务,构建横向联通、纵向贯通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目标,重点围绕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等问题,按“全流程市区联动、集约化赋能共建”的思路,实行数字健康应用“一件事”场景揭榜挂帅工作机制,市卫生健康委统筹建立数字健康应用“一件事”场景清单,按照区县(单位)自主谋划“一件事”和市级“一本账”应用赋权区县(单位)试点两种形式,找准小切口、拓展大场景,丰富健康服务场景范围,推动医疗资源优质均衡共享,提升卫生健康行业治理、医疗健康服务智能化水平,力争应用场景“干一件、成一件”,确保数字健康建设实战实效。

(五)加大推广宣传。系统推进数字变革创新理论宣贯,重视卫生健康数改实践成果的理论总结,打造重庆特色的卫生健康数字素养宣传、培育、展示基地,增强卫生健康系统干部员工数字化意识。将数字健康建设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建立定期督查整改制度,加强建设中的亮点工作、典型案例、经验做法的总结挖掘,加强媒体宣传,形成典型带动、示范引领、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良好工作氛围,推动开创性、变革性、示范性的优势服务模式和应用在全市复制推广。

附件:1.重庆市数字健康体系架构图

        2.重庆市数字健康建设内容清单(第一批)


附件1

重庆市数字健康体系架构图



附件2

重庆市数字健康建设内容清单(第一批)

序号

板块

建设内容

场景

建设模式

责任处室

1

数字

健康

大脑

云网管理中枢

卫生健康云专区管理

市级统建

信息统计处

智能网络安全监测运营管理

5G专网建设

2

数据交换中枢

数字健康数据仓建设

市级统建

信息统计处

医疗健康数据管理

医疗健康数据采集治理共享

3

医学知识中枢

医学知识库

市级统建

信息统计处

医学知识图谱

4

智能组件中枢

卫生健康智能组件管理

市级统建

信息统计处

卫生健康智能组件目录管理

卫生健康智能组件开发管理

卫生健康智能组件共享

5

决策支持中枢

个人、机构、区域健康画像

市级统建

信息统计处

考核评价工具

6

标准服务中枢

标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市级统建

信息统计处

卫生健康行业标准建设应用

7

数字健康

监管服务

体系

三层监管服务

数字化能力

数字健康驾驶舱

市级统建

信息统计处

数字健康集成工作台

数字健康掌上指挥室

数字健康服务工具箱

8

全域

公共

卫生

智治

疫智防控

多渠道监测

市级统建

疾控处

多点触发预警

多部门协同处置

多维度总结评估

9

精神卫生

患者建档

市级统建

疾控处

患者迁移

随访管理

联合处置

10

职业健康

职业病防治一网通

市级统建

职业健康处

11

智慧

整合

医疗

服务

好孕育

孕育信息“一张网”

市级统建

妇幼处

人口家庭处

孕产服务“一册通”

健康管理“一体化”

育儿知识科普

育儿在托情况

托育机构选择

机构登记备案、运营管理、等级申报

监管处置评价

12

出生一件事

一次提交一次办理

市级统建

法规处

13

健康体检

入职体检一件事

市级统建

医政医管处

入学体检一件事

从业人员体检一件事

14

云医疗

悉心护理一件事

市级统筹

医政医管处

中医处方一件事

用血一件事

15

医检互认

检查检验结果质控服务

市级统建

医政医管处

统一授权服务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服务

患者移动端查询

检查检验互认三医联动监管

16

慢病管理

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管理

市级统筹

疾控处

17

医养结合

多床合一一件事

市级统筹

老龄处

18

家医有约一件事

家医签约

市级统筹

基层处

19

智慧急救

“平时”准备

市级统建

应急办

“急时”处置

20

健康

数据

融合

创新

医学科研数字服务

项目审核评估

市级统建

科教处

科研数据洞察

数据处理清洗

实验环境提供

研究结论评价

21

数字

健康

运行

监管

内部管理

公文流转

市级统建

办公室

财务内控

规划决策

事务管理

22

卫生监督

卫生行政审批服务

市级统筹

监督处

公共场所卫生监管

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监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导航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