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重庆市卫生健康党建 > 委机关党建

浅谈新时代新思想指引下的干部人才工作

日期: 2018-06-19
字体:

新时代需要新思想,新思想指引新征程,新征程彰显新使命,新的使命呼唤责任担当,优秀人才引领中国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宏伟目标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付出更为艰辛、更加艰苦的努力。“行百里者半九十”,实现宏伟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干部队伍,激励广大干部在新时代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勇于创新、勇挑重担,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一、以慧眼识才,把能干事的人选出来

什么是好干部?标准是什么?纵观我党历来,这把识才标尺就是“德才兼备”。不同时代,对干部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这把标尺又具有历史性和具体性的特征。进入新时代,要求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体现了当下好干部标准的时代内涵。

一是信念坚定。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这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只有用坚定理想信念炼就了“金刚不坏之身”,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

二是为民服务。真心实意民放在心里,对群众感情真挚做人民公仆,忠诚于人民,深得群众拥护是衡量好干部的重要标准。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意识,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将为人民谋幸福做为自己一切言行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是勤政务实。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笃于工作,面对新形势,找准突破口,把握小细节,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是好干部的基本要求。尊重客观规律,善于分清主次、去繁就简、集中突破,小事不怕烦、大事不怕干,真正“干一件成一件”。

四是敢于担当。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敢于较真碰硬,是新时代对好干部的必然要求。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始终以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遇事不推不躲,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五是清正廉洁。不逾越法律底线、不触碰党纪红线,遵守法律、依法办事长期以来对好干部的必然要求。增强法治思维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弄明白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纪律的戒尺,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

二、以诚意爱才,把想干事的心暖起来

“人心齐,泰山移”。既要慧眼视才,更要诚心爱才,让一颗颗想干事的心感受到温暖、汲取到力量,才能凝心聚力,勇往直前。   

    一是政治上激励。通过目标、信任、晋升和荣誉等方式,激励广大干部建功立业。把党和政府工作的大目标分解为若干具体可以实现的小目标,绝大多数干部实现自身价值的强烈愿望相契合,再加上组织、领导的信任,极大激发干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在党政机关工作,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职务晋升的问题,从某个方面来说,是对干部能力、水平和价值的肯定。如果德才兼备的干部压制、打击,不仅当事人没了工作积极性,其他人看了也会心凉。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用人导向,会激励更多有才干的干部积极进取、奋发向上8Hb中国网生活频道_品味中国生活

二是工作上支持。强化干部能力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其专业思维和专业素养,涵养干部担当作为的底气和勇气。围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突出精准化和时效性,加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培训。帮助干部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全面提高广大干部的政治领导、改革创新、科学发展、依法执政、服务群众、驾驭风险等方面的本领,全面提升广大干部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8Hb中国网生活频道_品味中国生活

三是待遇上保障。健全干部待遇激励保障制度体系,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和公务员奖金制度,落实地区附加津贴,推进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健全功勋荣誉表彰制度,平时激励专项表彰奖励相结合保证正常福利,保障合法权益。

    四是心理上关怀。让干部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机关干部工作忙,压力大,有时忙于工作,对家庭的关心关爱少,机关工会可适时上门看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干部树立正确权力与金钱机关干部不能以金钱的多少来衡量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不能以能当更大的官作为人生唯一目标,对此要加强教育引导。让干部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树立党的好干部典型,有针对性地解决好一些干部的后顾之忧和日常羁绊问题。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干部声誉,维护干部队伍形象,增强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

三、以胆略用才,把干成事的绩亮出来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大胆合理使用好干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形成群贤毕至、见贤思齐的蔚然风气。

一是要坚持长期考察干部。看他是否能在重大政策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是否能对工作极端负责,是否能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否能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挑重担,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这样的检验需要一个过程,要看长期表现,甚至看一辈子。

二是要坚持全面考察干部。观察干部对重大问题的思考,以明其见识见解;观察干部对群众的感悟,以明其品质情怀;观察干部对待名利的态度,以明其境界格局;观察干部处理复杂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以明其能力水平。既看日常工作中的担当,又看大事要事难事中的表现,突出实践实干实效,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

三是要强化考核结果分析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依据。不能只看资历、论资排辈、平衡照顾,而不是看谁更优秀、更合适。用什么人、用在什么岗位,从工作需要出发,而不能简单把职位作为奖励干部的手段。多渠道、多层次、近距离、深入了解,坚持优者上,能者上,坚持有为才有位,给能干事的干部机会和舞台。

四是要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对政治上信念坚定、工作中踏实肯干、事业上奋发有为的优秀干部,应该大力宣传,引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号召激励广大干部见贤思齐、奋发有为。

四、以纪律管才,把不能碰的线划出来

“畏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欲而及于祸”。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规矩不成其为政党,更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要“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

一是政治底线。不能对共产主义心存怀疑,不信马列信鬼神,组织观念、是非观念淡薄,正义感退化,在涉及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原则性问题的政治挑衅面前态度暧昧、不敢亮剑,精神“缺钙”,患“软骨病”。

二是工作底线。不能奉行好人主义,不敢批评、不愿批评、不敢负责、不愿负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遇到矛盾绕道走,遇到诉求躲着行,工作拈轻怕重,岗位挑肥拣瘦,遇事明哲保身。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圆滑官”、“老好人”、“推拉门”、“墙头草”。

三是能力底线。不能专业知识、能力素质、性格特征等与岗位需要不匹配,工作打不开局面。能力不足,不能有效履行工作职责、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分管工作处于落后状态。

四是作风底线。不能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发放津贴,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公款吃喝。调研走过场,不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官僚主义思想严重,品德不端,情趣爱好不健康,

五是廉洁底线。不能违反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以商品交换原则代替党性原则,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搞利益输送。不重视家风家规,对自己身边的亲属和工作人员教育管理不严、约束不力。

按照这些“底线”,加强对干部经常性的管理监督,注重日常了解,健全沟通机制,加强综合研判,坚持庸者下,劣者汰。根据具体情节做出免职、调整、降职等决定,使能上能下成为常态,让那些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不断增强全体干部队伍的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五、以雅量容才,把走弯路的底兜起来

探索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是新时代人才干部工作的又一鲜明特征。

首先,要正确区分失误错误与违纪违法行为。坚持事业为上、实事求是、依纪依法、容纠并举等原则,结合动机态度、客观条件、程序方法、性质程度、后果影响以及挽回损失等情况,对干部的失误错误进行综合分析。把那些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错误,那些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错误,那些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与明知故犯、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和谋取私利等行为区分开来。

其次,应以爱才护才之心容错纠错。对该容的大胆容错,对给予容错的干部,在考核考察时客观评价,选拔任用时公正合理,确保容错在纪律红线、法律底线内进行。同时,还要坚持有错必纠、有过必改,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纠正,对失误错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帮助干部汲取教训、改进提高,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尚贤者,政之本也。”治国之要,首在用人。需要求贤若渴觅才,如获至宝揽才,不拘一格荐才,各尽其能用才,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对党对民负责的政治担当,时不我待的历史担当和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的优秀干部人才队伍。

汇聚天下英才,成就百年梦想。中华民族百年复兴伟业,需要党的干部和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渴望成才、努力成才、尽展其才,才能无愧时代、无愧人民,才能创造历史、再创辉煌。


主办: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ICP备案: 渝ICP备19007997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85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172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