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
政协提案
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079号提案答复的函

渝卫答复函〔2025〕102号
范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现代社区基层健康服务数据平台一体化建设的建议 》(第1079号)已收悉。经与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医保局、市大数据发展局、市疾控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完善现有信息平台服务”的建议
(一)打通区域管理屏障,实现信息共享。通过重庆市全民健康智能管理服务平台,连通各医疗机构HIS、LIS、PACS、疫苗接种、慢病管理等系统,实行一个通道统一采集,以及跨机构、跨区县数据实时交换共享和动态更新。赋予基层工作人员信息共享权限,打破医疗机构与区域疾控机构间的信息壁垒,实现慢病管理信息的互联互通。截至目前,共汇聚全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和部分民营医疗机构数据信息350亿条,涵盖基本公共卫生、门诊就诊、住院治疗、预防接种、出生医学证明等全量信息,其中包含所有检查检验结果和原始影像。
(二)推进分级诊疗体系,促进紧密型区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发挥区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龙头作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网格,以数智健康平台为支撑,为居民提供连续规范、高效便捷的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双向转诊、长期康复、医养结合、安宁疗护、家庭医疗、社区托育等一站式主动健康服务。2024年,区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比达55.3%,逐步实现首诊在基层的目标。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市人力社保局支持基层卫生事业单位采取公开招聘、考核招聘、绿色通道引才等方式引进急需卫生人才。对艰苦边远地区卫生事业单位招聘紧缺人才时,可适当放宽年龄、学历、职称等条件。从市外引进紧缺高层次卫生人才,可不受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数额限制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资格,并可用特设岗位进行聘用。
(四)创新“线上+线下”医疗服务新模式。全市建成109家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覆盖所有区县和85%公立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上线“渝悦·云医”互联网医院总平台,提供在线复诊、健康咨询、报告查询等一站式互联网医疗服务,并实行全流程数字化监测和管理,保障互联网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安全。目前,入驻“云医”平台的互联网医院18家、医生3712名,实现网上就诊全流程贯通,全年服务群众82.52万人次。
二、关于“多部门联动”的建议
(一)建设全市信息互通平台。贯彻落实数字重庆“1361”建设工作部署,一是市大数据发展局牵头推动重庆市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IRS)建设,成为全国首个市域一体建设、两级管理、三级贯通的公共数据资源体系,形成数据资源横向联通、纵向贯通的市域一体化数据底座,已实现数据编目18万类、归集共享17万类,推进数据高质量供给共享,数据共享需求满足率达95%。以IRS平台为支撑,创新建设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建立感知预警、决策处置、监督评价、复盘改进的闭环工作体系,构建全局“一屏掌控”、政令“一键智达”、执行“一贯到底”、监督“一览无余”的数字化协同工作场景。二是由市卫生健康委牵头,联合市医保局、市药监局、市大数据发展局印发《重庆市“三医”数字化协同建设方案(1.0版)》(渝卫发〔2024〕54号),依托IRS平台,通过公共数据资源管理系统(DRS)完成数据编目、归集、治理与共享,建成覆盖卫生健康、医保、药监的“三医”协同数据专题库,初步实现跨部门数据互联互通。
(二)居民死亡信息实时更新和共享。市公安局牵头完成重庆市自然人信息数据库建设,作为全市统一的人口信息共享枢纽。该库以居民身份证号码为标识,汇聚整合人力社保、计划生育、公共卫生等相关自然人信息,与公安人口户籍信息库实时校核,叠加形成包含88个信息项、共4678万余条的自然人数据,分级分类按权限提供给市级各党政部门使用,通过市IRS平台累计已为全市各级政务部门提供1.13 亿余次自然人基础信息查询服务。包含户籍人口信息(含死亡注销户籍信息)等在内的649类公安政务数据资源接入市IRS, 以数据校核、信息查询等方式提供给各级政务部门进行数据资源共享。
(三)构建慢病防控管理新体系。市疾控局依托国家传染病智能监测前置软件、重庆市智慧疾控云平台等,加强传染病等重点疾病信息互通,促进医防协同、医防融合。针对艾滋病感染人群失访拒访量多的问题,市疾控局将依托三级城运中心,通过“社会·渝悦·疫智防控”数字化应用,构建贯通“特殊人群性病艾滋病防控多跨事件”,加强与公安、街镇的跨部门、跨层级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三、关于“数字化助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建议
(一)提升基层医务工作者能力。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重庆市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若干措施》,出台系列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政策。2023年,市财政一次性安排补助资金2.5亿元,支持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2024年,财政继续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投入,全年投入达34亿元。此外,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全年安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基本药物等财政补助资金 36 亿元,主要用于“一老一小”和“两病”管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以及艾滋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管理,基层健康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同时,注重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2024年安排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补助资金约500万元,安排县乡村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资金约1000万元。
(二)构建整合型一体化健康管理服务新体系。拟联合多部门印发《重庆市构建整合型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新体系改革实施方案》,以加快建设基层为重点的分级诊疗体系,建立超大城市现代化卫生健康基层治理新路子,不断健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连续协同的整合型医疗卫生体系。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从被动收治病人到主动健康服务转变,提高卫生健康服务效率,让居民享受更加优质高效、系统连续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支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慢病健康管理中心,围绕慢病患者、老年人、儿童、孕产妇、重大传染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开展疾病预防、健康教育、筛查、诊治、护理、康复、随访管理等一体化服务。推行基层全科医生开具预防接种健康处方,支持赋予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健全医疗处方和健康处方双处方制度。到2026年,80%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慢病健康管理中心。
(三)提高居民健康小程序使用。开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渝悦·健康一生”应用,居民可通过“渝快政”APP随时查询本人健康状况和就诊记录,包括档案概况、门诊、住院、健康体检、公卫服务、检验检查、用药处方等信息,以时间轴形式呈现个人全生命周期医疗健康数据,促进居民自我健康查询和管理。目前,居民查询电子健康档案73506人次。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委将秉持积极主动、协同推进的态度,全力推动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数据共享平台,进一步强化社区居民慢病健康管理,积极转变慢病传统管理理念,以“AI+医疗”为指导,为基层健康服务数据平台一体化建设筑牢坚实基础。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4月27日
归档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