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 政协提案

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088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2025-05-19

渝卫答复函〔2025〕112号

赖晓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将智能穿戴设备引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健康管理的提案》(第1088号)已收悉。经与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大数据发展局共同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在政策引导上下功夫。出台《重庆市数字健康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重庆市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提出“强化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在养老场景集成应用,发展健康管理、养老监护、心理慰藉等智能产品,推广应用智能护理、家庭服务、防走失等智能设备”,通过数字手段,赋能智慧化老年健康管理。印发《重庆市卫生健康行业健康医疗数据资源管理办法》,对卫生健康行业医疗数据管理、服务、保障提出要求,通过控制权限分级、安全审查制度、容灾备份工作机制等手段,确保老年人健康数据的安全可控。

(二)在数字平台上展成效。加快推进“渝悦·养老”应用建设,运用“一件事”思维,构筑老年人福利直达、养老机构智慧管理、优享社区一键直享、暖心居家一点触达等4大板块,谋划12项多跨应用场景,打造高龄津贴免申即享、幸福食光智慧助餐、养老机构入住网签等实用实战成果,年服务超过300万人次。推动建设“智慧社区智慧养老云平台”,整合老年人健康数据、医疗资源和社区服务,通过 APP 提供“一键求助”“健康管理”等适老化功能,支持方言识别,方便老年人操作。目前,全市已建立40个区县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821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近1000条社区级信息服务热线,形成“区县平台+社区服务实体店+社区信息热线”的养老服务网络。

(三)在智能设备上强支撑。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机构中推广使用“一键呼”智能手机、手环等设备,聚焦实时定位、摔倒报警、健康数据监测等功能,实现紧急救助与健康监测。目前,我市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使用智能穿戴设备开展老年健康管理工作。如渝中区上清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老年人健康“监测—预警—干预”闭环管理机制,使用智能穿戴设备实时监测老年人心率、血压等健康指标,数据自动上传至云端,医务人员动态跟踪异常指标,及时提供个性化服务。2025年,我市推出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政策,对个人购买智能手表(手环)给予15%的价格补贴(最高500元/件),首批补贴资金达3亿元,直接降低了老年人设备使用成本。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您提出的建议,市卫生健康委将会同相关部门,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智能穿戴设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为老年人提供更智能、更安全的健康服务,努力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一)强化部门协同,优化保障机制。采取“政府宣传、市场供给、患者选择”的模式逐步将智能穿戴设备引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配合财政、税务等部门,按规定对符合条件的生产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积极参与老年人健康管理产业发展。健全养老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协同机制,完善长期护理保险与社会福利和救助相衔接的失能老年人照护保障制度,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能。配合市民政局指导各区县结合适老化改造工作,在社区配置防走失手环、防跌倒等穿戴设备装置,提高老年人健康生活水平。

(二)迭代平台功能,创新数字服务。以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为支撑,依托全市统一的数字健康大脑智能底座,构建“云—网—数—应用—安全”一体化体系,积极引导相关企业拓展适老化产品,积极引进研发智能可穿戴心电设备、心电监测仪的企业,聚焦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进一步提升健康管理服务质量,为智能穿戴设备的数据接入、分析和应用提供基础支撑,扩大探索范围,强化数据互联,探索智能化老年人健康管理新路径。扎实开展全国基本养老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健全“渝悦·养老”服务平台功能,推进“渝悦·银龄医养”数字应用平台开发上线,推出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等应用场景,保障居家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监测和医疗卫生需求。

(三)加强宣传引导,强化大众认知。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开展“智能穿戴设备进社区,乐享智慧晚年生活”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知识讲座、现场体验等多种宣传方式,向老年人普及智能穿戴设备对于身心健康的好处,用浅显易懂的话语,讲解智能穿戴设备的功能、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提高老年人对智能穿戴设备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引导老年人利用智能穿戴设备提升健康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4月2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导航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