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 政协提案

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087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 2025-05-16
字体:

渝卫答复函〔2025〕67号

黄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数字化赋能肿瘤防治新平台的建议》(第1087号)已收悉。经与市财政局、市教委、市生态环境局、市科技局、市大数据发展局等部门共同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推进数字融合体系的建议。一是成功争取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数据在重庆备份。由重庆国资大数据公司负责,落实固定场所、设施设备、人员保障、运行经费等基本条件,目前国家监测网的原始数据已100%在重庆“国资云”备份。二是争取监测网公共数据资源开展授权运营。市政府已向国家卫生健康委致函,积极争取我市有关单位按程序获得国家监测网运营权。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在制定《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实施方案》,待审议通过后,我市将积极争取运营权。三是制定建设工作方案。起草《重庆市癌症大数据中心运营及使用建设方案》,围绕数据标准制定、数据采集和治理、肿瘤专病库建设、肿瘤大数据应用、数据平台建设、数据应用规范制定、数据要素价值转化等7个方面,制定具体内容,已形成初稿。

二、关于加强数字赋能,释放要素价值的建议。一是开发“肿瘤智控”数字应用。完善肿瘤筛查精准研判、肿瘤诊疗全过程服务平台等各模块的系统部署及测试。依托市共享与交换平台丰富的数据资源,联合国家抗肿瘤药物监测网,全力推进数据共享。现已成功制定癌症大数据采集标准规范,统一数据格式、采集频率、指标定义等关键要素,为后续数据深度挖掘筑牢根基。下一步将推动全市医疗机构全量接入平台,实现医疗数据互通共享,提升区域内肿瘤防治协同能力,并以重庆为核心辐射周边省市,逐步推广重庆市成熟的肿瘤防治模式,打造具有广泛认可度的“重庆品牌”,为更多地区肿瘤防治工作赋能。二是积极打造高能平台。全市已建有市级及以上肿瘤防治领域科技创新平台50余个,其中国家级平台2个,经费投入近1亿元,依托上海交大重庆研究院、金凤实验室、重大附属肿瘤医院等优势创新单位,搭建AI+新药发现平台,较传统方式效率提升50%以上。下一步将推进智能肿瘤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平台)建设方案,打造国家级科创转化平台,核心聚焦肿瘤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临床转化。建立“1+4+N+X”模式,联合市内4家重点高校和研究机构,N个临床实践基地,X家国内头部医工融合科技企业。重点从肿瘤垂直大模型研发、智能药物研发、多模态肿瘤精准诊疗等方向攻关突破。三是认真做好数据保护。着手建立数据分级保护体系,严格落实等级保护要求,对数据实施脱敏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在存储、传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全方位杜绝数据泄露与滥用风险。

三、关于推进“防筛诊治康管”一体化服务的建议。市卫生健康委将依托“肿瘤智控”应用平台,紧扣肿瘤防治全程的“防、筛、诊、治、康、管”六大关键业务,逐步开发相应功能模块。现阶段正着力完善肿瘤筛查精准研判、肿瘤诊疗全过程服务平台等各模块的系统部署及测试,后续将持续做好迭代升级,实现肿瘤防治全链条功能贯通。

四、关于推进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的建议。一是强化科普宣传。市卫生健康委将持续加强肿瘤防治健康知识普及,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控制癌症风险因素,提高群众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鼓励高风险人群主动参加癌症筛查,促进早诊早知早治。二是深化污染防治。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蓝天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完成“三江”干流和5条重要支流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深化川渝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集中精力打好重点区域冬春季、秋冬季“治气”攻坚;有序推进污染源整治,强化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构建市级地下水环境监测网。有效减少空气、水、土壤等污染,降低因环境因素导致的肿瘤发病风险。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4月27日


主办: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ICP备案: 渝ICP备19007997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85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172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