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卫答复函〔2025〕75号
农工党市委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重大慢性病基层早筛工作的建议》(第1057号)已收悉。经与市大数据发展局共同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开展心血管疾病早期筛查与干预项目。重庆市从2016年起持续开展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累计完成初筛人数192423人,筛查高危人群57021人,完成高危干预50110人,实现早发现、早干预心血管病高风险人群,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
(二)开展脑卒中早期筛查与干预项目。从2013年起持续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及综合干预项目,4个区县、5家基地医院分别开展社区、乡镇常住居民高危人群筛查干预工作和院内筛查干预工作。2024年完成院外高危人群筛查干预15030例,完成院内筛查干预9108例。有效推广普及脑卒中高危人群防治适宜技术,提高脑卒中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三)开展多病共管。鼓励在国家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开展“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共管试点项目,全市累计有27个区县开展项目工作,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筛查完成2.6万余人,重点人群检出1.9万余人,随访完成1.3万余人。构建起综合性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三位一体”的多病共管防治体系,进一步强化“三高”健康管理。
(四)深化慢阻肺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工作。每年在区县开展慢阻肺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对高危人群和患者进行全程健康管理。目前全市已累计建立慢阻肺高危筛查档案262561人,发现高危人群53202人,管理人群48202人。有效降低慢阻肺发病率与死亡率,减轻慢阻肺对社会经济和个人家庭的影响。
(五)积极推进糖尿病前期筛查与干预工作。编写《重庆市糖尿病防治报告》,总结糖尿病监测、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的经验。2024年在万州区、渝中区等7个区县开展糖尿病前期人群筛查和综合干预项目,累计筛查糖尿病前期人群3300例。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感谢贵委针对重大慢性病基层早筛工作的宝贵建议,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吸收做好以下工作。
(一)持续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一是组织系列健康教育活动。通过社区讲座、线上科普文章、短视频等形式,结合健康主题宣传日开展多维度多层面的健康教育工作,控制危险因素,向居民普及慢性病知识及早筛重要性,强化居民“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二是优化健康档案动态管理。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动态管理系统。倡导居民每年定期体检,确保体检信息及时准确录入档案,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三是推广创新服务模式。在各基层医疗机构推广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制度。每个基层医疗机构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相关活动,增强居民防病意识和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
(二)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组织市级临床专家为基层工作人员培训常见慢性病的临床诊断、治疗等内容,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与大型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协作,提高基层工作人员慢性病防治的综合实力。将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等慢性病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内容纳入公共卫生规范化培训课程之中,对高危人群筛查与管理模式,健康生活方式干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风险因素的综合干预进行培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慢性病防治水平。
(三)加快数字早筛系统建设。一是依托医防协同自动抓取、推送和提醒医疗机构诊断报告患者信息,实现自动预警抓取、提醒病例报告和漏报核查,提升慢性病监测数据的质量。二是实现慢性病监测、筛查干预、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数据的互联互通,自动构建慢性病发病死亡队列,准确掌握全市慢性病流行形势。三是开展重大应用场景慢性病管理开发和应用试点,初步建成全市重大慢性病管理平台,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四)扩大重点慢性病早期筛查与干预覆盖面。一是继续开展心血管疾病早期筛查与干预、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糖尿病前期筛查与干预、“三高”共管、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筛查与干预等各项工作。二是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病管理技术培训,更新并完善重庆市重点人群管理技术方案,规范老年人、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充分利用健康大数据评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效果。三是加强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糖尿病病例报告、高血压病例报告、慢阻肺病例报告质量与随访管理,提高慢性病管理水平。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