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 政协提案

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089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 2025-04-27
字体:

渝卫答复函〔2025〕45号

罗小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群众就医预后反馈管理制度-助推数智治理、促进三医协同供给侧改革的建议》(第1089号)已收悉。感谢您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关心,您提出的建议很有指导意义。我委高度重视,经商市医保局、市药监局、市人力社保局等相关部门,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立就医反馈数据库、深度挖掘研究”的建议

2024年以来,市卫生健康委以数字重庆建设为契机,联合市医保局、市药监局、市大数据发展局印发《重庆市“三医”数字化协同建设方案(1.0版)》(渝卫发〔2024〕54号),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IRS),充分利用公共数据资源管理系统(DRS)的数据资源编目、归集、治理、共享等机制,建设“三医”协同数据专题库,实现卫生健康、医保、药监“三医”部门数据供需对接,为细分领域数据深度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未来将进一步完善多源数据治理,强化数据赋能应用,以患者全周期健康管理为核心,逐步集成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检查检验互认、医保结算、药品追溯等数据,利用AI 等前沿技术满足就医需求智能预判、医疗服务精准推送及政策效果动态评估。

二、关于“加强顶层设计、三医联动、协同创新”的建议

近年来,市卫生健康委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的工作要求,加强与医保、药监部门协同,联动编办、财政、人力社保部门,建立“三医协同、六方联动”改革机制。2024年5月,在全国率先出台《重庆市“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专项改革方案》,市级成立 “三医” 协同改革专班,由市委常委任组长,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专班成员包含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市药监局主要负责人,以及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等部门分管领导。六部门联合制定政策清单、任务清单,建立 “问题共研、督导共抓、成果共评” 机制,针对乡村医疗卫生改革等重大事项集中办公、联合攻关,出台相关政策文件获国家卫生健康委肯定。后续在推进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等重点任务中,也将持续发挥 “三医协同、六方联动” 会商协调机制,通过专班定期调度、部门联合调研、政策协同制定、改革效果共评等举措,统筹平衡医疗服务价值体现、医保基金可持续支付、医务人员合理薪酬水平,确保价格调整与医保支付、薪酬分配联动匹配,破解改革条块分割、单兵突进、碎片化、不协调、不配套等问题,实现群众负担可控、医院发展可持续、医保基金运行安全的综合目标。

三、关于“深化数智治理能力”的建议

“三医”协同治理积极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数字重庆建设领导小组印发的《重庆市人工智能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行动计划(2025—2027年)》要求,服务端提质增效,推动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等医疗机构部署各类大模型(如DeepSeek),通过智能问诊、报告解读等功能优化诊疗流程,构建个性化科研知识库,赋能医学研究创新,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监管端精准发力,加快推广“基金监管在线”应用场景,加大反欺诈模型应用,探索AI智能体,积极推进药品追溯码监管应用,有效打击“回流药”、串换药品等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提高数据监管实战实效。下一步,将围绕 “三医”数字化协同“服务智达、费用智控、风险智防、监督智管” 目标,进一步强化数智技术与“三医”协同治理的深度融合。 一是以场景创新为牵引,系统性优化医疗大模型应用生态,逐步扩大智能诊疗服务覆盖范围,强化AI技术在基层辅助诊断、医学影像精准识别、重大疾病辅助决策等领域应用,提升群众就医便捷性和精准性;二是推进全天候医疗服务行为、诊疗费用智能监测预警,促进医保资金规范高效使用;三是深化健康风险智能防控体系建设,推动疾病预防关口前移,降低可避免的医疗资源消耗;四是依托人工智能等技术完善全流程穿透式监管,强化跨部门数据协同联动,构建更加透明、安全的医疗监管环境。

市卫生健康委将持续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强化部门联动,完善“三医”协同治理体系,力争在智能诊疗覆盖、医保精准控费、监管效能提升等方面形成全国示范经验。感谢您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关注,期待继续建言献策!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4月21日


主办: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ICP备案: 渝ICP备19007997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85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172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