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 政协提案

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062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2025-04-21

渝卫答复函〔2025〕32号

漆洪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重庆市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建议》(第1062号)已收悉。经与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医保局共同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以下简称国家“双中心”)是国家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而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破解群众跨区域就医难题的重要举措。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家“双中心”创建工作,要求以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引领,以点带面,整体提升全市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幅减少群众跨省市、跨区域就医情形,实现大病不出市。市卫生健康委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市委、市政府部署,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全力推进国家“双中心”创建。

一、坚持高位推动,切实强化组织领导

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十三五”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正式启动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规划设置工作。根据国家建设标准,我市已完成儿童、精神、检验等13个专业类别“双中心”申报工作,成功获批1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儿童专业)。2020年,为深入推动国家“双中心”创建,市政府与国家卫生健康委签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委市共建协议》)。《委市共建协议》签订以来,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实时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全力推进国家“双中心”创建。“双中心”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市卫生健康委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多次赴国家卫生健康委,沟通协调国家检验医学中心和精神、传染、呼吸等12个专业类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创建事宜,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力争国家“双中心”项目落户重庆。2024年12月10日,市委书记袁家军、市长胡衡华等市领导走访国家卫生健康委并召开座谈会,积极争取国家“双中心”建设等支持政策。

二、坚持规划引领,切实加强投入保障

将国家“双中心”创建工作纳入《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庆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重庆市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等市级规划,全力推动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创建工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着力构建优质高效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2021年11月,印发《重庆市加快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实化国家“双中心”创建举措,强调以重庆医科大学有关附属医院和部分市级医院为主体,加快推进国家检验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和精神、呼吸等12个专业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委市共建协议》签订以来,已累计向共建医院投入32.5亿元,全力支持国家“双中心”创建医院。

三、优化人才服务,切实做好引育留用

一是强化人才政策落实。贯彻落实《新重庆人才服务管理办法》,为符合条件的医疗人才提供职称评审、住房等服务,2024年服务医疗人才13961人次。深入落实人才引进专项政策,从科研经费、安家补贴和生活补助等方面给予支持,2024年共认定医疗卫生领域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人才132人。二是强化人才引进。举办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百万人才兴重庆”等系列引才活动,2024年全市医疗卫生领域引进人才1624人。三是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制定《重庆市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重庆市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具体问题的处理办法》等系列政策,建立“基础薪酬+绩效薪酬”为主体,“追加薪酬+奖励薪酬”为补充的“2+2”薪酬结构。在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中,建立与质效挂钩倾斜措施,对公立医院当年获批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分别增加3000元、2000元;获批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委市共建单位增加1000元。在内部自主分配权方面,允许公立医院在薪酬总量内,结合本单位实际,自主确定其他更加有效的分配模式,探索试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

四、强化部门协同,全力推进创建工作

在国家“双中心”创建过程中,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医保局等部门配合,根据国家“双中心”建设要求,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市发展改革委在重点项目储备建设、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推进等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建设高水平医院分院区等方式,助力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市科技局聚焦疾病诊断治疗与康复,布局35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组45个市级重点实验室,突破50余项关键技术,全力支持国家“双中心”创建工作。市财政局强化资金保障,持续加大对国家“双中心”建设投入力度,为医疗机构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临床研究等方面提供财政支持。市人力社保局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优化招聘政策、薪酬制度改革等方式,吸引和留住了一批高素质精神卫生专业人才。市医保局积极推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着力构建名称要素统一、内涵边界清晰、便于评价监管的医疗服务计价体系,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国内精神疾病医学领域知名专家,依据《国家精神疾病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对重医附一院创建国家精神疾病区域医疗中心进行市级评估。经现场评估,专家组一致认为:重医附一院所有指标符合《国家精神疾病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能够支撑国家精神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重医附一院已顺利完成申报材料及评审数据上报,正在等待最终评审结果。在国家检验医学中心创建方面,2025年4月,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呈请以川渝两地政府名义向国家卫生健康委报送《关于支持川渝共创检验医学中心的建议》,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医保局等市级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支持政策,指导国家“双中心”创建医院,按照各专业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对照国家“双中心”建设十大功能定位要求,进一步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区域辐射影响力,力争国家“双中心”项目落户重庆。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4月2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导航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