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 政协提案

关于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1036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 2023-05-09
字体:

张维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构建全流程智慧医疗服务新体系的建议》(第1036号)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进展

市卫生健康委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全市智慧医疗和信息化建设工作。近年来,市卫生健康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推进全市智慧医疗、基础设施不断强化、信息数据标准持续完善、业务系统加速整合,实施数字健康计划,构建智慧医疗卫生新服务模式,着力提高数字化应用场景,全力为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情况

初步建立全市健康医疗大数据基础体系和基础资源数据库。一是建成全市统一的医疗机构数据平台,实时接入全市医疗机构数据平台医院HIS运行数据,覆盖公立医院215家、民营医院25家;建成市卫生健康数据交换共享系统,按照标准统一、内容全面、开放共享的原则,接入44个系统数据,接入率100%,数据量达269亿条,涵盖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疾控、人口、妇幼、医疗保障等业务领域。二是持续推进全市健康医疗大数据汇聚整合与标准化,建立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全员人口家庭信息和基础资源四大数据库,市级平台集成3600多万份电子健康档案和3300多万份电子病历数据,实现与人口家庭信息共享交换,接入出生医学证明、信用监督、采供血管理、传染病报告、预防接种、区域医学影像等13个业务系统数据,有力支撑了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等各大业务应用。三是制定卫生健康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梳理数据资源目录276个、18000余条字段;推进以电子病历与健康档案数据共享互阅为核心的智慧健康信息服务应用。四是持续优化网络基础设施,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一张网”优化升级,实现全市7557家医疗卫生机构专网接入,平均带宽全面提升。

(二)智慧医院发展应用情况

医院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智慧医疗服务能力更加坚实。一是医院信息化基础建设大幅跃升。全市各级医院实现HIS系统、EMR系统建设全覆盖,LIS、PACS系统建设覆盖率分别达98%、95%,超声系统建设覆盖率提高到89%。全市超过50%的医院建成集成平台,实现院内数据标准统一、业务高效协同。二是信息互通共享能力持续提升。以评促建示范效果显著,9个区县级信息平台和11家医院信息平台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成熟度测评认证;41家医院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4级评审。三是“智慧医院”示范建设稳步实施。自2018年以来,全市累计建成智慧医院57家,加快推动了医疗、护理、医技、管理、科教等服务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改善医疗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智慧便捷连续的医疗全流程服务,有效提升群众就医体验。

(三)“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发展情况

一是电子健康卡全面普及应用,全市电子健康卡发卡2200万张,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完成1200个医疗卫生机构应用环境改造,群众用卡超8.1亿次。二是实现川渝往来人员在两地医疗机构“扫码就医”“一码通用”。目前全市已有968医疗机构完成川渝两地电子健康卡互认系统改造,四川发行的电子健康卡已在我市累计使用超9万次。三是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创新发展。远程医疗服务覆盖所有区县,23个区县建成区域医学影像(远程读片)中心;家庭医生线上签约、互联网医院等“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相继落地,建成互联网医院39家(含中医医院1家),线上诊疗服务达17万人次,成功派药近2万单,实现家庭医生线上签约服务全覆盖;开展“5G+卫生健康精准扶贫”试点应用,基本建成5G医疗卫生服务协同平台,助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市近80%的二级及以上医院开展各类预约诊疗服务,建成预约诊疗统一“号源池”。四是医学影像云中心等创新模式初步落地,建成重庆市医学影像云中心,接入医学影像报告900余万份,影像文件超10亿余条,实现市级医疗机构医学影像的跨机构调阅和质控互认,推动数字医学影像创新服务。五是建成“重庆市12320健康信息服务平台”,门户汇集专业书籍、专家撰写的健康知识3万余条,链接全市200余所医疗卫生机构、1400余所预防接种点和10万余名医生,较好满足了市民健康科普、医疗咨询等需求。六是初步建设完成全市个人健康信息便民查询系统,开放个人健康信息便民查询,居民在申领了健康卡后,可在医生工作站或12320网站查阅个人就诊信息和卫生活动记录。

(四)“互联网+政务(监管)”情况

一是建成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系统,实现对互联网医院和互联网诊疗服务信息的采集、整合、分析和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二是建成医疗服务行为监管系统,围绕“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行为”三大要素,形成医疗服务行为监管能力;同步推动与智慧卫生监督执法系统建设有机结合,不断完善监管规则和工作机制,构建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督促整改、现场核查、裁定判决、责任追究”为一体的全过程、全链条监管体系。三是建成全市医疗机构信息化处方点评系统,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全市170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门急诊全处方信息化点评,建立年度处方点评工作机制并形成相关报告,年均点评处方4600多万张。四是初步建成全市药品使用监测系统,完成系统一期功能建设,主要包括供应保障监测、医院药品监测、个性化用药监测、“4+7”、国谈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药品监测等。五是依托全市统一的“渝快办”政务服务平台开展“出生一件事”、电子证照和“一网通办”等服务事项试点。

(五)信息标准制定与执行情况

一是强化标准引领和规范建设。发布《重庆市医改监测系统数据交互规范》地方标准,完成《重庆市地方标准-重庆市卫生健康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标准制定;进一步完善委信息化项目管理和建设运行机制,编制委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加强信息化项目清单化管理和信息资源台账式管理。二是抓好文件制度落实。全面贯彻2021版《全国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统计调查制度》,分级推进培训贯宣;严格按照国家《关于加强卫生健康统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防范和惩治卫生健康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规定》要求,持续做好卫生健康统计工作。三是持续提升数据质量。编制出台重庆市卫生健康行业《健康医疗数据资源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严格数据管理;印发《重庆市卫生健康综合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办法》和《重庆市医疗机构数据平台数据质量评估办法》,对采集数据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逻辑性等进行全面质量控制与审核评估。

二、建议应答

(一)夯实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基础建设

一是构建重庆市卫生健康数字化顶层架构:基于健康大脑的医疗健康大数据开放云平台,建设一张行业专网,夯实卫生健康数字化基础能力,形成标准统一安全规范的卫生健康数字化生态体系,按照局部试点改造到全面拓展应用的节奏,逐步加强卫生健康跨域跨机构数据互用、业务协同,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医疗大数据良性生态,推进医疗健康数字化改革,解决居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提升政府管理水平。

二是依托电子健康卡(电子健康码)通过医疗健康数据要素化建设面向居民的数字个人健康档案,通过提供便捷的居民医疗服务的同时形成健全的医疗健康基础资源库,进而建设重大疾病、中医药、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和政务信息主题资源库,形成全市统一的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池,建立卫生健康数据共享交换机制,探索多元协同的大数据共治机制,形成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体系。

(二)依托卫生健康数字化顶层架构推进智慧医院建设

一是提高智慧医疗服务管理质量。继续深化“智慧医院”建设,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开放云平台实现市域内医疗机构信息化的标准统一、医疗服务的连贯闭环;推进医疗机构间协同救治水平的提升,实现跨机构间数据从互认到互用的转变,提升医疗资源的均衡利用水平。

二是加快建成以集成平台为核心的信息传输交互体系,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临床业务体系,以HRP为核心的运营管理体系,从而形成标准能统一、数据能利用、流程能配置、环节能监控、内外能扩展的智慧医院框架。

三是推动数字健康科教融合发展。积极创建国家级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打造产、学、研协同应用平台;搭建医学科研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医疗数据辅助临床诊断、提升科研效率方面作用,推进线上线下融合的医学教育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医疗临床同质化服务能力的提升。

(三)进一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发展

一是在电子健康卡全面普及应用的基础上结合电子健康码,建立以个人身份信息为索引的人口基础信息协同治理路径,依托电子健康卡(电子健康码)实现数字个人健康档案的数据收集及完善,提升人口医疗健康动态监测能力和人口健康变动趋势预警水平。

二是优化数字健康生活服务方式。完善全市妇幼健康管理信息系统,依托多跨融合的妇幼医疗健康大数据开展互联网妇幼保健全程管理的创新服务,提升妇幼保健机构数字化水平;运用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全市呼吸医学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快构建全市肿瘤数字化防控体系,建设精神卫生管理系统,推动“互联网+”慢病协同服务管理;建立连续、综合、动态的老年个人数字健康档案管理,加强医养结合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服务设施设备适老化改造;建立符合个性化需求的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传播机制,打造官方、权威、专业的健康科普平台,传播推广健康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

三是大力发展线上医疗服务新业态,探索智能化卫生健康治理新模式,以数字驱动推动居民健康管理精细化、自主化、智能化;利用卫生健康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催生健康医疗大数据新业态、新模式,赋能数字健康产业。

(四)加强“数字健康”应用建设提升监管能力

一是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强化突发公共卫生智能响应。建设传染病智慧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系统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监测信息网络系统,结合跨域跨机构间相关业务数据、处方流转数据、药品销售数据,增强疾病预防控制智慧化能力,形成一体化的卫生应急指挥决策信息化支撑体系。

二是基于跨域跨机构数据互用、业务协同,杜绝重复检验检查、重复开药,完善短缺药品监测,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实现数字处方的自由流转和监管,开展以便民为宗旨的精准药学服务,整体提升医保费用监管控制水平。

三是创新数字健康医疗协同治理模式。基于跨域跨机构数据交互、业务协同加快建立分级诊疗信息化支撑体系,实现以“三通”为特征的区县域医共体一体化管理,提升面向基层的远程医疗服务能力;建立基层卫生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统一的基层机构业务中台,推进基层智能辅助诊疗应用和数字化设备配置;推广行业电子证照应用,提升智能化综合管理能力。

(五)以信息标准制定与落地执行推进医疗健康新生态

一是通过加快卫生健康信息化管理、技术、评估相关标准体系和推进卫生健康基础设施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完善数字健康标准安全规范体系,结合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采集安全、数据传输安全、数据存储安全、数据中心安全、数据访问安全、数据共享安全,为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保驾护航。

二是通过建立健康数据标准与应用机制,结合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推进深化卫生健康领域的开放合作,打造医疗健康大数据创新应用产业的全国示范标杆,促进重庆市医疗健康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强跨区域跨地域的医疗健康领域开放合作。

通过上述五方面工作的开展将重庆市打造为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特色基地示范,构建重庆数字健康联盟,集聚卫生健康领域优势资源,营造数字化改革发展氛围,提升政府高效管理能力。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4月25日


主办: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ICP备案: 渝ICP备19007997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85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172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