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 政协提案

关于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1019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 2023-05-09
字体:


渝卫函〔2023〕341号

肖颖彬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成渝协同,军民融合,创建重庆虚拟互联网+数字化智能化国家医学中心的建议》(第1019号)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进度

(一)签署委市共建协议。2020年10月,重庆市人民政府与国家卫生健康委签署了《国家卫生健康委 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合作协议》,依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部分市级高水平医院,共同创建创伤、骨科、 精神、呼吸等专业类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二)制定实施方案。2021年11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加快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实施方案》,支持市人民医院、綦江区人民医院、北碚区中医院、永川区中医院等作为依托医院,加强与其他省市高水平输出医院的对接,积极申报并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项目。

(三)相关专业类别申报情况。市卫生健康委组织重医附一院、重医附二院、重医附属口腔医院、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大肿瘤医院等6家单位申报创建11个类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2020年8月,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已经成功创建儿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二、强化成渝双城经济圈合作

(一)健全协同机制。一是联合成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互派第二批挂职干部,设置相对固定专班、专人负责推进卫生健康一体化工作。二是联合印发卫生健康一体化2022年工作要点、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评估清单等文件,建立工作台账,督导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三是坚持两省市卫生健康委处室月对接,分管领导季交流,主要领导半年联合调度的沟通协调机制,做到工作中充分沟通、步调一致。

(二)推动医疗服务协同。一是联合签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医疗管理协同发展合作协议(2021-2025年)》,在联合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互联网+医疗服务”、医联体建设、跨区域采供血服务等方面深化合作,推动川渝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二是联合印发《川渝三级医院跨省交叉帮扶工作方案》,组织重医附一院、重医附二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4家医院,开展结对帮扶,互派20名医务人员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三是明确首批38家三级公立医院互认16项临床检验、41项医学影像检查项目结果。去年,川渝两地实现16项临床检验互认168.1万例次,41项医学影像互认60.3万例次,累计为患者节约费用约1.67亿元。 

(三)推进人才科研交流。一是两地互派专家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终绩效评价、社区医院评审等工作。二是共享医学科技资源,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科研攻关。加强川渝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和应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水平。三是加强毗邻地区院前急救装备建设,毗邻地区120救护车安装全市统一的调度指挥信息系统,配备调度手机,实现信息化调度。 

三、做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一)完善全市卫生应急体系。一是印发《关于推进全市梯次化响应卫生应急力量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公众自救互救、院前急救、快速小分队、市级专家队伍、区县级队伍、市级队伍、国家级队伍”等7个层次卫生应急力量建设。二是组织2支国家级和4支市级卫生应急队伍开展模块化培训,460余名队员完成训练任务。举办2期严重创伤救治能力高级培训班,培训学员20人。三是制定《重庆市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方案》《重庆市紧急医学救援基地评估标准》,探索构建以创伤救治体系为重要载体的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实现信息化应急指挥、跨区域快速反应、陆水空立体转运、大批量集中救治、传染病应急救治处置、突发中毒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等卫生应急综合功能。

(二)强化转运体系。一是以提升全市院前急救服务能力为核心,推进全市院前急救基础建设、队伍建设、能力建设和质量建设,改善城乡院前急救服务基础。二是依托全市现有的120调度指挥信息系统和市、区县、乡镇三级院前急救网络,统筹资源、增加投入,建立院前急救分类服务体系。三是依托五家市级院前急救培训中心,培训市级骨干100余人,区县级骨干500余人,基层骨干1000余人。成功举行全市首届院前急救大比武,147名医护人员参赛。 

(三)强化疾病应急救助。一是联合相关市级部门出台《重庆市疾病应急救助管理暂行办法》、《重庆市疾病应急救助实施细则》等文件,进一步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切实解决身份不明、无能力支付医疗费用患者的疾病应急救治问题。二是成立由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察、审计、医学专家、捐赠人等组成的重庆市疾病应急救助工作基金监管委员会,负责对全市救助基金的预算执行、支付、使用等情况进行监督。2022年,全市疾病应急救助工作实现区县全覆盖,共救助8081名急危重伤病患者,支付救助资金1052万余元。 

四、支持互联网+数字化发展

(一)加强智慧医疗科技创新。市科技局围绕数字诊疗装备开发、精准医疗、智慧医疗、互联网+健康管理等重点工作,构建了技术产品研发、适宜技术推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医疗创新人才培养等协同创新工作模式,布局了35个市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开发智慧医疗技术30余个,建立“网络医院”、智慧健康云服务平台等,支持智慧医疗科技创新。

(二)提升信创应用水平。市发改委进一步规范市级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推动部门编制完善整合建设总体方案,加强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近年来,联合市财政局批复了包括市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基础系统项目、全民健康智能服务平台、重庆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等17个项目,有力支撑医疗卫生领域数字化应用建设。 

(三)强化卫生健康数字化支撑。市卫生健康委实施数据通道项目,统一全市健康医疗数据资源目录,实现全市一体的卫生健康数据采集、共享通道,健全数据交换与共享机制。持续开展各级各类业务信息系统整合,不断创新机制、再造流程和融合应用。以电子健康档案数据治理为牵引,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数字一体化管理,实施信息便民项目,结合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基地数字健康应用场景,形成面向预约诊疗、疫苗接种、家医签约、妇幼保健的数字健康“便民清单”。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4月25日


主办: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ICP备案: 渝ICP备19007997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85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172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