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 政协提案

关于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0954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 2023-04-28
字体:

渝卫函〔2023〕319号

付志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新冠防控转为“乙类乙管”后加强农村医疗保障能力建设的建议》(第0954号)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2023年1月8日起,国家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针对农村地区卫生健康服务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我市通过加强农村地区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建设力度,新配备一批必要的医疗设施设备,加强重症救治力量,统筹好医疗资源等措施,全面提升应对新冠病毒感染的救治和应对能力,主要工作如下。

一、加强农村地区医疗物资设备配置

全市乡镇卫生院配置制氧机1564台、指夹式脉搏血氧仪16692个。国家为我市配送的20226个指夹式脉搏血氧仪,为14个贫困区县配送的415台制氧机全部按时配送到位;我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指夹式脉搏血氧仪全部达到国家配备要求。全市乡镇卫生院配置救护车918辆,绝大部分乡镇卫生院配备齐全。

二、提高农村地区医务人员诊疗水平

按照“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原则,全市785个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诊室)全部实行24小时开放,9495个村卫生室全部开展医疗救治服务,切实发挥出基层机构在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中的“网底”作用。定期开展新冠感染规范化诊疗培训,开展远程诊疗服务。通过落实“县聘乡用”下沉医疗骨干945名、建立巡诊小分队130余支,派驻区县级医疗专家近300名到重点乡镇坐诊,有效提升农村地区首诊能力,确保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平稳有序。

三、落实重点人群管理服务

加强重点人员的健康调查和管理服务。全市共调查65岁以上老年人570余万人,按人群分类重点人群50余万人,次重点130余万人,一般人群390余万人。加强基层社区包保小分队建设,实施“点对点”精细化服务,动员11.8万人加入包保小分队团队,联系服务五类重点人群总人数232万人(65岁及以上合并基础性疾病人146万人,残疾人55.3万人,孕产妇4.2万人,困境儿童8.8万人,孤寡、独居老人17.8万人),覆盖率达到100%。

四、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市卫生健康委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和国办《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紧紧围绕提升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水平的目标,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充实基层医疗力量、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同时,优化“医共体”建设,畅通转诊、分诊渠道,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一)加强基层医疗设备配置。参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新冠病毒感染物资配备参考标准》配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需设备。建立市、区县两级资金分担机制,压实区县配置设备的主体责任,市级财政按照市与县区事权与财权责任划分给予补助。

(二)加强基层机构人员配置。督促区县落实“县聘乡用”机制,将市级医院纳入到“县聘乡用”范畴。盘活用好编制资源,在区县域范围内,编制数量适当向基层倾斜,根据实际适量增加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机制,切实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业务培训,增加全科、儿科以及中医、公共卫生、预防保健等紧缺人才供给,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能力和医疗服务能力。

(三)加强患者转诊工作。加强区县域统筹调度,完善农村急救转运体系,储备一批随时可用于患者转运的车辆,保障农村新冠病毒感染者及时转运、收治。确定专岗专人,负责与乡镇卫生院、县域医共体牵头区县级医院、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城市对口帮扶医院、转运车辆等做好转诊衔接,建立明确的接诊流程和绿色通道。区县各类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绝新冠感染者就诊。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4月21日


主办: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ICP备案: 渝ICP备19007997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85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172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