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 政协提案

关于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0205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 2023-04-24
字体:

渝卫函〔2023〕290号

李耀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切实加强重庆农村留守老人疫情防控工作的建议的提案》(第0205号)收悉。经与市民政局、市经济信息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农村地区老年人疫情防控工作。在新冠感染疫情实施“乙类乙管”后,我市紧紧围绕“保健康、防重症”的目标,提前介入服务、下沉医疗资源,始终将农村地区老年人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基层防控的重点。

一、及时摸清重点人群基本情况

随着国家防控政策调整,我市立即制定印发《关于开展新冠重点人群健康调查的通知》(渝肺指办发〔2022〕88号),由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市统计局、市医保局运用大数据及信息化支撑对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全面摸底调查。通过辖区乡镇(街道)医务人员、村社干部、志愿者、网格员、楼栋长等实地核实比对,摸清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基本情况,准确掌握我市65岁以上老年人数量(571.72万人,2021年统计局数据570.21万人)、家庭情况、疫苗接种情况、基础病情况等。根据摸排情况,将老年人分为高风险人群(50.21万人)、中风险人群(134.06万人)、低风险人群(387.45万人),为做好重点人群分级分类管理打好基础。

二、建立完善农村医疗卫生健康网底

先后制定印发《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做好新冠病毒感染者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渝肺指办发〔2022〕100号)、《关于加强当前疫情防控有关工作的通知》(渝新冠指办发〔2023〕4号),转发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健康服务工作方案》(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31号)等文件,指导区县下沉医疗资源,提升农村地区医疗服务能力,重点做好农村地区老年人健康监测和医疗救治。

(一)加强医疗救治服务。按照“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原则,全市785个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诊室)全部实行24小时开放,9495个村卫生室全部开展医疗救治服务。切实发挥出基层机构在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中的“网底”作用。

(二)完善设备配置。多渠道配备设施设备,共为全市乡镇卫生院配置制氧机1564台、指夹式脉搏血氧仪16692个。国家为我市配送的20226个指夹式脉搏血氧仪,在春节前全部发放到9495个村卫生室;为14个贫困区县配送的415台制氧机紧急配送到位。我市指夹式脉搏血氧仪达到国家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配备20个、村卫生室至少配备2个的要求。全市乡镇卫生院配置救护车918辆,配备占比已达99.39%。

(三)强化药品储备。根据农村地区疫情发展形势、返乡人流变化情况和国家防控政策走向,指导农村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制定储备清单,确保至少满足2个月诊疗需求,储备药品全部实行实物储备。其中,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按照服务人口的15%—20%配齐配足中药、解热、止咳、小分子药等对症治疗药物。在年初感染高峰期,我市乡镇卫生院解热镇痛类、止咳类、中成药、抗原检测试剂库存充足,可用量基本维持在2周以上。区县医疗机构(包括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抗病毒小分子药(辉瑞Paxlovid+阿兹夫定片)库存达7.2万盒,各区县库存量均维持在300盒以上。其中,乡镇卫生院配备抗病毒小分子药12245盒,能够满足农村地区群众需要。

(四)提升基层首诊能力。加强对口帮扶力度,建立68个远程协作网络,覆盖全市所有基层医疗机构。落实“县聘乡用”机制,将945名区县级医院业务骨干下沉至基层参与医疗救治;组织建立巡诊小分队130余支,到部分医疗服务能力薄弱的乡村地区开展巡诊;抽调区县级医疗专家近300名,派驻到重点乡镇坐诊,有效提升农村地区首诊能力。

三、认真落实重点人群分级分类服务

制定印发《关于做好新冠重点人群动态服务和“关口前移”工作的通知》(渝肺指办发〔2023〕3号),动员村(社)干部、家庭医生、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约11.8万人成立包保小分队,把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到村(社区)到户到人。重点服务五类重点人群,服务总数达232万人(65岁及以上合并基础性疾病人146万人,残疾人55.3万人,孕产妇4.2万人,困境儿童8.8万人,孤寡、独居老人17.8万人)。同时,根据前期摸排情况,对65岁及以上低风险人群,加强健康教育,引导未完成加强免疫的尽快接种,每周联系1次;对中风险人群,提供健康咨询、用药指导、开展随访服务,对居家治疗感染者指导协助就医等服务,每周联系2次;对高风险人群,对经评估后可居家的,在上级医院指导下,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健康监测等必要服务,每周联系3次。经评估后不适宜居家的,由村(社区)和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时协助转诊。

四、畅通农村转诊渠道

落实区县、乡镇(镇街)、村(社区)三级转诊机制,利用家庭医生平台将转诊服务延伸到每个患者。建立区县转运专班,简化流程,统筹资源,实现快速转诊。利用医联体优势,制定重症患者转诊工作指南,指导基层医疗机构转诊,实现规范转诊,为农村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提供就医保障。

五、发放爱心“健康包”

制定印发《关于为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健康包”的紧急通知》(渝肺指办发〔2023〕2号),由市经济信息委联合市卫生健康委、市农业农村委等部门,免费向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赠送“健康包”,含解热镇痛类退烧药、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医用外科口罩、抗原检测试剂等急需医用物资,部分区县延伸至其他重点人群。全市共计发放健康包662.88万份,其中60—79岁老年人发放564.4万份,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发放98.48万份,有效地保障了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医疗物资需要。

六、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实施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改革。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精神,结合实际细化制定《实施意见》,围绕提升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水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充实基层医疗力量、进一步提升基层机构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同时,优化“医共体”建设,畅通转诊、分诊渠道,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

(二)做好农村地区老年人关心关爱。健全完善村(居)民委员会成员联系居民群众机制,组织村(居)民委员会成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开展入户走访,加强对留守老人等群体的关心关爱,了解并向乡镇(街道)及时反映居民群众在健康服务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运用“渝快社区”智慧社区平台,推动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与居民群众需求精准对接,为老年人群体保留必要畅通的线下沟通渠道。

(三)提升农村地区医疗救治能力。参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新冠病毒感染物资配备参考标准》配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需设备。督促区县落实“县聘乡用”机制,将更多区县级医疗骨干下沉至基层。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机制,切实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业务培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能力和医疗服务能力。

(四)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按照国家《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完善医保引导机制,健全签约服务收付费机制,加快推进签约服务信息化建设,强化签约服务评价,计划在2023年将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提升到73%,切实发挥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

(五)继续加强应急转诊。加强区县域统筹调度,完善农村急救转运体系,储备一批随时可用于患者转运的车辆,保障农村新冠病毒感染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及时转运、收治。确定专岗专人,负责与乡镇卫生院、县域医共体牵头区县级医院、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城市对口帮扶医院、转运车辆等做好转诊衔接,建立明确的接诊流程和绿色通道,提升转诊效率。

(六)保障农村地区医疗物资配送。通过加快流转速度、延长服务时间、优化配送线路等方式,畅通农村配送渠道,保障农村地区医疗物资及时配送到位。开辟电商精准配送渠道。由市经济信息委会同市商务委强化连锁药房和网上平台渠道的供给,联合阿里、京东、美团紧急上线“重庆防疫药品保障专区”,为包括农村地区在内的全市市民供应疫情防控药品及防护物资,优先配送治疗药品等医疗物资。

(七)提前做好疫情应急应对措施。做好《重庆市应对可能出现的新冠病毒致病力增强变异株预案》《重庆市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应对处置预案》的培训、演练和准备工作,指导区县统筹调配重症床位资源,建立快速转诊服务通道,促进患者分类分级收治。加强对各区县重症救治工作的指导,必要时进驻区县、蹲点指导,提高区县特别是区县农村地区医疗救治水平。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4月18日


主办: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ICP备案: 渝ICP备19007997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85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172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