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 政协提案

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597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 2022-09-28
字体:

渝卫函〔2022〕347号

杨一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卫生健康信息化工作的关注。您提出的《大力推广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市基层医疗系统应用的建议》(第0597号)收悉。经与市财政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直以来,市卫生健康委都高度重视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卫生健康融合创新为特点的智慧医疗发展,通过细化并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中的“智慧医疗”重点任务,市卫生健康委制定并印发《重庆市“智慧医疗”优先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重庆市“智慧医疗”工作方案(2019—2022年)》,以实现行业智能治理专业化、居民智能应用个性化、医院智能服务精准化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体系,整合优化健康医疗数据资源,深化拓展卫生健康智能应用,全面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卫生健康服务管理中的深度应用和融合创新,促进健康医疗服务深化和智慧医疗产业发展。

一、基础工作情况

(一)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为突破,加强智慧医疗服务体系支撑。持续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以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信息为抓手,以业务应用为驱动,加快推进卫生健康数据互联互通、共享汇集工作。目前,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已集成3300多万份电子健康档案和2500多万份电子病历数据,初步实现跨区域、跨机构的信息共享与调阅应用。同时,建设完成了全市医疗机构数据平台,实现全市公立医院HIS数据全接入,数据汇聚量级和标准化程度位居全国前列。当前,我市健康医疗大数据基础已初步形成,为卫生健康领域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开发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和平台支撑。

(二)以“智慧医院”示范建设为抓手,推动医院智慧医疗服务便民惠民。为贯彻落实“智慧医疗”建设要求,市卫生健康委于2018年开始在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范围内开展“智慧医院”示范建设,以优化人民群众就医流程、增强医院便民服务能力、提升医疗智能化应用水平为目标,建立完善适应智能化技术发展的“智慧医院”示范建设评价体系,指导医院健全医院信息平台功能,加快信息系统资源整合,深化医疗服务智能应用。截至2021年底,全市累计建成“智慧医院”57家,在已通过示范建设评审的“智慧医院”中,实现了30分钟内的分时段预约、院内智能导航、就诊信息1分钟内推送和查询、多点位自助挂号缴费和打印、无线网络覆盖、在线诊间支付、检验检查结果查询等便民应用;通过不断优化患者就医流程,有效减少院内就诊排队环节,实现平均门诊或检查时间降低至20分钟以内。

(三)以“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为重点,助推便民利民落到实处。一是推动电子健康卡全面普及应用,全市电子健康卡发卡1041万张,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群众用卡超1.6亿次,并实现川渝往来人员在两地医疗机构“扫码就医”“一码通用”。二是以远程医疗服务为依托,助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目前远程医疗服务已覆盖所有区县,23个区县建成区域医学影像(远程读片)中心;基本建成5G医疗卫生服务协同平台,支撑跨区域跨机构的医疗服务协作。三是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创新发展,建成互联网医院52家(含中医医院4家);建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系统,实现家庭医生线上签约服务全覆盖;推动数字医学影像创新服务,建成重庆市医学影像云中心,接入医学影像报告910余万份,影像文件超10亿余条,实现市级医疗机构医学影像的跨机构调阅和质控互认。四是建成“重庆市12320健康信息服务平台”,链接全市200余所医疗卫生机构、1400余所预防接种点和10万余名医生,较好满足了市民健康科普、医疗咨询等需求。五是基本建成全市个人健康信息便民查询系统,居民在申领电子健康卡后,可在医生工作站或12320网站查阅个人就诊信息和卫生活动记录。

二、卫生健康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推进情况

(一)推进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特色基地建设。2021年,根据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八部委《关于印发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名单的通知》,市卫生健康委申报的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特色基地(卫生健康)成功入选建设名单,位列全国第八、西部第一。市卫生健康委成立了以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基地建设,将以“智能健康家庭,赋能社会治理”为主题,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信息化技术在卫生健康领域应用,建立完善卫生健康智能服务模式。在基地建设规划和推进过程中,市卫生健康委将打造涉及人工智能的肺部疾病筛查与辅助诊断、新发突发传染病人工智能精准防控与辅助决策、融合人工智能的医学数据标准化与质控应用、AI全人群立体化家庭健康管理与智能干预、AI慢性病全流程智能管理、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心血管疾病及肿瘤筛查与辅助诊断、数字健康领域医学人工智能伦理与标准研究等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应用项目。其中,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重点推广应用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肺部疾病筛查与辅助诊断、家庭健康管理与智能干预、慢性病智能管理等应用,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健康管理水平。

(二)推动人工智能融合应用等数字健康场景建设。2022年3月,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开展数字健康应用场景建设项目遴选工作的通知》,面向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企事业单位和行业组织等,支持打造一批创新型数字健康示范应用场景,其中将医学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作为资助的4大方向之一。在该资助方向,市卫生健康委将优先支持智能辅助诊疗、检查检验等智能辅助诊断、用药智能辅助决策、传染性或重点疾病智能预警预测、可穿戴设备应用、医用机器人应用、AI仿真训练、AI药物设计等应用场景建设。为提升医学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成效,市卫生健康委也将为入围的应用场景建设单位提供建设的技术指导,并给予政策支持,同时将提供一定的补助资金扶持。

(三)拓展智能公共卫生研究应用。市卫生健康委通过搭建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工作机制,联合国内人工智能领域企业和研究机构,融合上千万脱敏健康医疗数据和气象、舆情等数据,建立了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慢阻肺危险因素筛查模型和流感预测模型,模型准确率均达到90%以上。同时,以电子病历和人口家庭信息系统等多源个案数据为基础,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相关技术,结合WHO疾病体系和沙利文生命表法计算了220多种疾病的患病率与健康折损,测算了健康预期寿命,该研究是全国第一个公开发布的城市地区级健康预期寿命测算结果。其中,慢阻肺危险因素筛查模型可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高疾病早筛能力,促进疾病早发现、早治疗,目前正不断优化和提升模型能力,促进落地应用。

(四)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近年来,市卫生健康委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等文件要求,加快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夯实信息化基础。同时,鼓励区县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自身情况,推进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应用,更好服务广大基层群众。目前,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应用已取得明显成效。以忠县为例,其所部署应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全科临床辅助诊断系统经多家三甲医院的第三方验证,取得95%以上诊断正确率的验证结果。在此基础上,目前忠县已在其辖区乡镇卫生院累计完成6万多例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根据初步的应用效果,该系统可有效提高基层诊断能力和医生服务效率,规范诊断过程。目前正分析总结,为下一步在全市推广应用奠定基础。以两江新区为例,为解决社区医院肺功能检查能力有限、检查准确率低、效率慢等问题,该区在礼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线应用了肺功能智慧筛查系统,该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医生快速审阅报告、减少误诊和漏诊、提高医生肺功能质控合格率及判读准确率,大大提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筛查效率,同时该系统与两江新区第二人民医院等上级医院相连接,将上级医院的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不仅提高了基层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让基层医疗服务创造更大的社会经济价值,而且缓解了上级医院的医疗资源分配压力,助推“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健康进家庭”医疗服务新格局的落地实现。以黔江区为例,基于“重庆市5G+卫生健康精准扶贫试点应用项目”,在该区金溪镇乡镇卫生院部署了5G智能远程超声机器人诊断系统,该系统医生端部署于重医附二院,通过系统内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模组并搭配5G网络支撑,实现了重医附二院超声医师可直接通过医生端的仿操作检查手柄远程操控放置在金溪镇的超声检查机械臂完成患者的超声检查,实现了市级三甲医院优质医疗资源直接下沉偏远基层,缓解了基层卫生院超声检查医师不足、技术水平不高等短板问题。

(五)深化医院智能医疗服务应用。在“智慧医院”示范建设过程中,推动医院智能化医疗服务和管理水平提升。以重医附一院为例,医院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展针对高危患者的生命体征、跌倒、压疮等智能预警提醒,促进护理不良事件有效降低30%左右;开展多类疾病的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辅助诊断,提高了医生诊断准确率,医生使用人工智能点击率稳定在70%左右;借助智能语音录入应用,医生报告书写效率提升近30%。以重医附属大学城医院为例,医院上线病房智能采血将作业流程由15个步骤精简至4个,减轻医护人员负担。以重医附二院为例,医院积极探索智能机器人应用场景,智能温控门禁、门诊导诊指引、消毒清洁以及物流运输机器人相继上线,提升医院运行效率,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此外,多家“智慧医院”开展肺结节、肺癌、脑卒中、冠脉 CTA等CT图像以及乳腺、骨龄、骨折等DR图像的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医生工作效率平均提升30%。此外,市卫生健康委还不断推动智能医疗器械设备的配置应用,积极推进手术机器人等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审批。

三、目前的工作瓶颈问题

(一)卫生健康领域人工智能的迫切发展与财政投入保障不匹配。虽然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模式开展卫生健康领域的医学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正在探索性推进,但是“保基础、保安全、保公共”这部分的投入必须由财政兜底保障,同时要与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要求的投入规模相匹配。

(二)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有效支撑能力还未形成。医学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与长久发展需要健康医疗大数据提供基础支撑。由于目前健康医疗数据分布广、医学信息不对称以及数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并不能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对于医学人工智能应用的关键要素—数据质量也就无法保证。而现阶段卫生健康数据日益剧增,数据治理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持续深入的大数据治理,提升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可用性和实时性,才能实现对医学人工智能发展的有效支撑,推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科学应用。

(三)医学人工智能诊疗应用与发展需要健全法律法规保障。目前,国家还缺少对于医学人工智能应用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医学人工智能应用中的信息安全、医学伦理和相关管理系统尚未建立,数据隐私保护、医学伦理保护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等还不健全,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预防和管理能力尚未成熟,医学人工智能应用价值的体现还不充分。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市卫生健康委将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按照“增强基础能力、创新智慧应用、实施重点工程、发展智能产业”的工作思路,推进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在卫生健康领域的深入应用和创新发展,建设完善智慧医疗体系,优化医疗卫生服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提升卫生健康行业管理水平,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具体来说,将推动以下工作。

(一)加快落实落细《重庆市“智慧医疗”工作方案(2019—2022年)》。根据工作方案的实施路径,市卫生健康委将进一步夯实智慧医疗基础支撑体系,健全应用体系,拓展产业体系,并加快智慧医疗大数据资源池、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控智能化、医疗辅助诊断与医疗教育智能化、智能医疗器械与设备应用四项重点工程建设,助推我市智慧医疗建设不断深化提升。其中,在深化智慧医疗应用中,将不断深化医学影像辅助诊断、智能用药辅助决策、智能医学教育辅助、智能语音电子病历等智能化应用,拓展以妇幼、老年、慢病等特殊群体为主的智能公共卫生健康管理服务和基于移动设备和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不断满足居民个性化健康需求。

(二)加快医学人工智能相关应用场景的建设与推广。一方面,以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特色基地(卫生健康)重庆基地建设为抓手,推进医学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建设,构建以健康家庭为核心的智能自治、以全方位全周期为目标的协同共治和以健康价值为共识的现代善治,为居民提供完整连续的智能健康管理与服务,并在建设过程中探索建立医学人工智能管理机制与服务模式。另一方面,利用好数字健康应用场景建设遴选这一工作抓手,遴选建设并普及推广一批受众面广、便捷高效的医学人工智能惠民应用,形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示范引领格局。

(三)继续推进落实《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不断促进和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鼓励各区县积极应用可信的医学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先进技术,并在应用过程中遵循系统知识库和诊断结果可解释、经过第三方验证和基层实际应用验证的可信逻辑,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方案和应用方式,稳步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水平,为老百姓提供规范的医疗诊断服务,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推动将医学人工智能应用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在日常居民健康宣教、健康体检、慢病随访、家庭医生签约等场景中增强人工智能应用范围,更好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赋能。

(四)进一步加大医学人工智能相关信息化建设的统筹和指导。加强市级医学人工智能领域项目的统筹规划,实现重点项目统一规划、有序实施,避免重复建设。探索出台医学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的建设指导方案,进一步推动相关标准的研制和应用,促进相关平台系统的规范化建设。

(五)健全医学人工智能应用创新的标准和政策。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医学人工智能的应用发展,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智能化医疗服务规范管理,明确信息使用权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参与范围,切实保护相关各方合法权益,特别是对个人隐私信息和医学伦理的保护,打造一个宽松良好、规范有序的发展环境。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4月12日


主办: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ICP备案: 渝ICP备19007997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85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172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