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 政协提案

关于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186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 2022-09-28
字体:

渝卫函〔2022〕401号

农工党市委会:

您提出的《关于构建成渝双城经济圈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议》(第0186号)收悉。感谢您的关心和支持,我委认真研究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构建强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我委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落实国家规划要求,全面推进成渝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合作。

(一)强化规划引领。在全市“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建设有实力有特色的双城经济圈”的目标任务,推动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全面加强医疗、养老等领域合作,为成渝地区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规划基础。

(二)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以来,积极争取国家支持,2020、2021年已累计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7.88亿元,支持我市卫生健康领域建设项目49个,有力改善了我市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同时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1.856亿元,支持重庆医科大学、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为培养卫生专业人才提供了更好支撑。

(三)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我市参保人跨省异地住院、普通门诊已实现与全国所有省市直接结算;按照国家医保局的要求,积极探索,于2021年1月,实现高血压、糖尿病两个特病病种门诊在西南五省直接结算,切实解决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费用报销“跑腿”、“垫支”等问题。

(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推动出台《重庆市支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政策清单》,积极支持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方面,支持重医附属儿童医院作为输出医院“走出去”,以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为依托医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建设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创造条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方面,积极支持市内公立医院对接引入市外高水平医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提升我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影响力。此外,我委积极支持市四院、六院、十三院等市属公立医院建设新院区,在项目立项、资金筹集等方面予以全力保障,推动扩大优质医疗资源总量。

(五)积极构建成渝两地信用信息共享体系。一是市发展改革委与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建立川渝两地社会信用体系沟通协调机制,联合印发《川渝联合奖惩工作技术方案》,统筹推进两地信用体系一体化建设,推动逐步形成统一的区域信用政策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二是市卫生健康委加快推进川渝电子健康卡互联互通。截止2022年4月8日,重庆市累计发放电子健康卡1000余万张,170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和971家基层医疗机构实现“扫码就医”,通过川渝两地电子健康卡管理信息系统对接及各医疗机构院内系统测试,川渝两地部分公立大型医疗机构已实现电子健康卡“扫码互认”。三是市大数据局加快推动成渝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数据资源高效流通,两地实现144个部门5460类政务数据跨省共享,实现异地门诊医疗联动结算、公积金互认互贷等210项公共服务跨省通办;联合印发首批622类政务数据共享责任清单,推动两地人口信息、执业医师、注册护士等50类卫生健康数据共享。四是市药监局积极推动药品安全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建设,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的意见》要求,制定药品企业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并将药品安全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纳入市市场监管局信用平台统一建设,并积极开展数据对接。

(六)持续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重庆市促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重庆市大健康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积极跟踪关注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密切联系本地产业实际,切实加强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协同,共同利用好智博会、西洽会、西博会、工博会等重大活动平台,联合开展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和企业对接会、交流论坛等活动,为两地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加强交流合作搭建沟通对接平台,加强信息沟通、促进成果转化。

二、下一步工作

根据您提出的六点建议,市卫生健康委与有关市级部门协商,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加强与四川省的协同,深入推进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加大卫生经费投入。政府卫生事业投入比重逐年提升,2019年383亿元,2020年434亿元。市卫生健康委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继续立足职能职责,深入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项目和经费支持,先后支持荣昌区妇幼保健院、中医院、疾控中心项目建设经费共7200万元;支持大足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项目建设经费共2300万元;支持潼南区人民医院项目建设经费1375万元;有效促进荣昌区、大足区、潼南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支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政策清单》,加强资金、土地、人才、科研等政策支持,并遴选綦江区人民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永川区中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北碚区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单位,申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

(二)加强信用信息共享。一是市大数据局将持续深化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建设,推进政务数据资源的集中存储、共享交换和统一调度,积极促进两地卫生信息互通、医疗数据共享,为两地开展医疗 合作提供基础。二是市卫生健康委推动川渝电子健康卡互联互通,不论是在四川还是在重庆申领的电子健康卡,均可在对方医疗机构实现“扫码就医”“一码通用”,方便川渝往来人员在两地看病就医,改善就医体验。重庆市累计发放电子健康卡1000余万张,170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和971家基层医疗机构实现“扫码就医”。三是市药监局继续完善信用信息共享体系,修订完善药品领域信用分级分类指标体系,做好数据平台对接工作,推动信用体系平台建设。

(三)统一医保药品目录。目前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事权属于国家医保局,各省市原增补的医保药品,国家医保局明确要求2022 年6月30日前全部消化。从2022年7月1日,国家将统一全国医保药品目录,这将进一步为促进异地就医提供政策保障。医疗服务项目涉及到具体医疗服务行为和收费价格等问题,目前各地存在着较大差异,国家仍在积极探索统一医疗服务项目,市医保局将根据川渝两地实际,积极推进和落实相关工作。

(四)加强人才培养。一是进一步健全医务社会工作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按照《教育部关于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引导医学类高校更加重视医务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科学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二是深入实施《重庆市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继续支持医学类国家和市级一流专业建设,不断优化医学专业结构布局,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三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深化高校与医院合作,通过院校合作快速提升区域医院科研、教学、医疗技术水平。四是支持在公开招聘中自主制定招聘计划,自主设置相关招聘岗位条件,切实落实用人自主权;通过“绿色通道”引才、赴外组团招聘、英才大会考核招聘、校园招聘、专项考核招聘等形式引进紧缺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

(五)加强应急协同配合。市卫生健康委推动《川渝跨界毗邻地区120应急救援服务范围实施方案》落地见效,荣昌区卫生健康委与四川省泸州市、内江市卫生健康委分别签订跨辖区120应急救治联动工作机制协议,启动120跨界应急救援服务,建立两地120调度指挥中心联络机制,推进120一体化管理,联合开展重大活动医疗保障协作,逐步实现两地毗邻地区院前急救服务同质化。

(六)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市经济信息委将进一步梳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相关支持政策,探索推进政策互通共享,注重协同、加快接轨,凝聚目标、形成合力,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力度,努力促进两地生物医药产业一体化发展。共同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战略地位优势,共同争取国家重大产业项目、重大产业创新平台、重大产业基地布局和产业转移、产业创新及成果产业化等重大政策支持,如:争取在重庆、成都设立国家药品审批、医疗器械审批成渝地区分中心、共建国家绿色原料药基地等。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2年5月9日

主办: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ICP备案: 渝ICP备19007997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85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172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