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 政协提案

关于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0313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 2020-08-06
字体:

渝卫函〔2020〕362号

周红玲委员:

感谢您关注产后抑郁并提出《关于加强产后抑郁防治 保障母婴安全的建议》(第0313号)。经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产后抑郁现象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心理知识得到更多地普及。产后抑郁是现代社会非常常见的一种产后心理异常状态,严重影响母婴及家庭的幸福感和稳定性。一方面,产后情绪变化可能与产后女性激素水平波动有关,有生物学因素基础;另一方面,产后情绪变化乃至产后抑郁也与社会家庭等因素息息相关。尤其是生育政策完善以来,更多曾是独子的女性如今要当上两个孩子的妈妈,她们的心理压力更大,也更容易出现产后心理适应不良、产后抑郁的情况。您提出的对产后抑郁的关爱是缓解许多家庭压力且稳定社会非常重要的途径。

二、近年来工作开展情况

我市党委政府历来高度关注妇女心理健康。《重庆市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的策略和措施中提出“关注妇女等重点人群的心理行为问题”“对农村妇女等重点人群分别制订宣传教育策略,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区县(自治县)建立抑郁症、儿童孤独症等特色专科,并提供随访服务”。《“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单列的促进心理健康章中,明确提出“关注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和特殊职业人群心理问题,通过体检筛查、专项排查等多种方式确保早期发现,通过心理援助服务实施早期干预策略”。由我市21个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妇幼保健机构要为妇女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健康咨询与指导、心理疾病的筛查与转诊服务”“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尤其是老龄委办、妇联、残联和基层组织要将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作为工作重点”。

目前我市各区县,尤其主城区已逐步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心理门诊,加快培养抑郁、焦虑等常见心理疾病诊疗的精神科医师,开展心理咨询师、治疗师的心理培训。市精卫中心等机构常年诊疗妇女产后抑郁、焦虑等常见心理疾病,设有心理咨询门诊,已开通免费视频在线咨询。市级已经开通免费心理援助热线12320,和线上心理咨询app“豆芽湾”“心窝云”平台。

目前,重医附一院、市妇幼保健院等市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已在院内实行了孕产妇心理异常的筛查、转诊流程,运行情况良好。对所有建档孕妇及产妇,均有心理筛查及预警系统;对妇产科医护人员开展相关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有心理异常的孕产妇的识别能力,及时转诊;另外,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孕妇学校中,已经开设针对情绪管理、睡眠管理的课程,帮助孕产妇及家人自我识别,以便及时就诊。对有心理状况轻度异常的孕产妇提供门诊就诊随访和病房住院治疗等服务,提供心理咨询及治疗,对有较为严重的抑郁情绪乃至有精神症状的孕产妇实行精神专科转诊。

4月2日,市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渝卫发〔2020〕19号),指出要加强重点人群管理,对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的育龄妇女提高风险意识,切实加强生育咨询、孕育指导和妊娠风险评估,及时给出医学建议并做好随访工作。在现有市级救治中心分片负责的基础上,结合专科特色,由重医附一院兜底接诊患严重精神障碍的孕产妇,市精神卫生中心做好配合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产后抑郁防治、母婴安全保障,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积极采纳您的意见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大健康教育,营造全社会认识和关爱孕产妇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二是组织市级专家研究制定妊娠合并精神疾病的处理指南,以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指导基层工作。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心理异常的识别能力及转诊意识,在婚检、孕检、产检和产后访视等时间节点加强孕产妇心理筛查。三是加强产科与精神卫生专科联动,完善对心理异常孕产妇的转诊流程。在有资质和能力的精神专科医院开设市级心理咨询中心,并专门设置妇女心理门诊。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年4月20日   

主办: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ICP备案: 渝ICP备19007997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85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172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