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 政协提案

关于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0461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 2019-08-30
字体:

  渝卫函〔2019〕196号

  喻竣委员:

  您提出的《进一步加强医养结合工作的建议》(第0461号)收悉。经与市民政局、市财政局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截至2018年底,全市有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719.55万,占全市户籍人数的21.13%。近年来,重庆各地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促进医疗卫生服务与养老服务有机衔接,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全市“高端有供给、中端有市场、低端有保障”的医养结合服务供给体系逐步形成。

  (一)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协同推进。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养结合工作,市委主要领导和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多次作出批示,并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要求扎实推进医养结合,完善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老年人医疗健康服务。二是全市建立起卫生健康部门牵头抓总,卫生健康与民政部门为主,发展改革、财政、人力社保等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通过积极落实支持发展社会办医政策,对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务人员在职称评定、继续教育方面同等对待,落实养老床位建设和运营补贴制度,落实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医保待遇政策,按规定对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实施税费减免和水电气价格优惠,对医养结合机构实施“无障碍”审批服务等措施,合力推进养老机构举办医疗机构、医疗机构举办养老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

  (二)强化法规保障,促进政策落地。我市先后出台《重庆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重庆市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等法规政策,对医养结合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对医养结合政策扶持进行明确。一是建立补贴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利用自有产权建设机构新增床位给予10000元/张的建设补贴,对利用租赁产权建设的医养结合机构新增床位给予5000元/张的建设补贴,并对医养结合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免征增值税。二是医保给予保障。明确落实国家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政策,保障老年人获得康复医疗保险服务。将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医疗机构纳入医疗保险定点服务机构并按协议管理,参加医疗保险的老年人在定点医养结合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按规定享受医疗保险待遇。三是加大财政投入。近年来,我市加大市级财政资金和市级福彩公益金投入,累计安排资金2.7亿元,支持市总工会南温泉疗养院、国家级示范养老机构——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整体改造项目等一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建设,目前,全市有20个区县通过新建、改扩建,已建成具有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四是完善保险制度。我市在大渡口、巴南、垫江、石柱等区县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通过医保基金、个人缴费、财政补助等渠道筹集保险资金,对属于长期护理保险支付服务项目及标准的费用,不设起付线,按50元/人/日的标准结算,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个人支付护理费的比例。同时,全面推行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切实降低重庆市医养结合运营风险,提高抵御意外风险的能力,切实维护入住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三)推进医养结合,提升服务水平。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医养结合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全市医养结合形成了四种模式。一是医中有养模式。医疗机构利用医疗资源优势,采取建立老年病科、护理院、养护中心或举办养老机构等形式,提供托老养老及医养结合服务。目前,全市提供养老照护和长期护理服务的医疗机构33家(包括综合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护理院(站)26家,康复医院15家,开设老年病科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86个。二是养中有医模式。通过支持养老机构举办康复医院、护理院等医疗机构或内部设置诊所、卫生所、护理站等方式,提高为老医疗护理能力。目前全市举办或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有80所。三是医养协作模式。对不具备医疗服务资质和条件的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采取“协议合作、嵌入医疗服务、共建医养联合体”等形式,提供医养服务。全市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协议合作签约744对。四是居家医养模式。发挥基层医疗机构基础平台作用,以老年人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推动医养服务进社区、进家庭,保障基本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目前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和健康管理率达到66.41%,居家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4.68%。

  (四)强化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质量。一是加强人才培养规划。为加强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我市制定实施《重庆市护理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力争到2020年,全市新增1万名养老服务一线的护理人才,培育1000名优秀的养老服务管理人才,满足养老服务业的人力资源需求。二是加强学历教育。引导和支持大、中专院校围绕医养结合专门人才需求开展学历教育,目前我市高职院校开设护理、老年保健与管理、康复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在校生1万人;中职学校开设护理、老年人服务与管理等4个相关专业38个专业点,在校生2.8万人,其中2019年新增康复技术、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中医康复保健、社区康养等4个专业7个专业点。三是加强技能培训。实施养老服务人才培育行动,大力加强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在2018年市级共举办养老服务相关培训13期,培训人数为1228人。各区县培训养老服务相关人员共计4380人,不断提高服务能力。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关于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协调机制的建议。目前,市政府正在对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主任的重庆市老龄工作委员会进行调整。下一步,将充分发挥市老龄委制订政策、调查研究、统筹协调、督促检查等职能,加强对医养结合工作的领导,督促检查医养结合工作的落实,协调解决医养结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全市医养结合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关于加大政府投入,落实政策措施的建议。一是配合完善运营补贴制度。市卫生健康委将积极配合市民政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制定全市统一的运营补贴制度,将运营补贴由“补砖头”“补床头”向“补人头”转变,降低养老机构运营成本,促进养老服务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市民政局将建立养老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养老服务企业项目信贷投入,提供相对优惠的信贷利率,鼓励引导重点国企、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股票上市、项目融资、产权置换等方式筹措资金。

  (三)关于加紧完善医养结合的服务创新的建议。一是促进医养结合深度结合。促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相结合,确保到2019年底养老机构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比例达85%。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养老服务中心相结合,促进家庭医生签约与老年协会建设相结合,提升家庭医生签约率,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二是实施护理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富余医疗床位转型建设长期护理型床位,到2020年,力争按全市户籍老年人口0.75%标准配置建设医疗机构长期护理床位,确保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三是研究制定评估及服务标准。市卫生健康委将组织研究制定失能老年人评估等级和照护服务标准,不断完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四是持续推进“互联网+养老”“互联网+医疗”。加快“智慧社区智慧养老”平台建设,整合供需资源,探索远程医疗发展。目前,该项目已进入研发阶段,持续推进中。积极引导养老服务企业探索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通过区块链技术在老人健康评估及护理康复等场景的运用,促进医养深度结合。

  (四)关于加强培养医养结合的人才队伍的建议。市卫生健康委将会同市教委、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等部门从三个方面着手,加快全市医养结合护理人才培养。一是引导鼓励职业院校增设医养结合相关专业,培养医养结合专业人才。二是增加养老机构医务人员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推动落实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在专业技术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等方面享受与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同等待遇。三是支持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开展合作,打造一批兼具学生培养、教师实践、生产和培训服务、校企双主体深度合作培养培训技术技能人才的双基地,提高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4月1日


主办: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ICP备案: 渝ICP备19007997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85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172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