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 人大建议

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981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2025-05-19

渝卫答复函〔2025〕124号

黄琼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医防融合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议》(第0981号)已收悉。经与市财政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进展情况

2024年12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全面推动紧密型区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渝府办发〔2024〕95号),明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群众就近就便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健康服务。到2025年底,力争全市90%以上的区县基本建成人财物统一管理、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连续、信息共享的区县域医共体,初步形成以紧密型区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为抓手,有条不紊推进管理融合、队伍融合、服务融合、信息融合、绩效融合,切实做好医防融合。

二、关于所提建议的答复

 (一)健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方面。一是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通过建平台、做接口、定规则的方式,有效整合联通全市所有区县现有信息系统,按照“一人一档一属地”原则,为居民在全市范围内建立唯一,覆盖全生命周期,涵盖公卫、医疗服务等信息的动态电子健康档案。实行全市健康档案新建、更新、转迁、异地服务“四统一”管理。目前以居民身份证号为唯一识别标识,统一为全市居民建立健康档案2835万份,形成全市统一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库。联通各医疗机构HIS、LIS、PACS等系统,通过一个通道统一采集,将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数据标准化归集到个人健康档案,共汇聚全市所有公立医院(部分民营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疾控机构数据信息350亿条,涵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门诊就诊、住院治疗、预防接种、出生医学证明等全量信息,并实现跨机构、跨区县数据实时交换共享和动态更新。二是加快实施“社会·渝悦·家医有约”应用推广。完善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本公共卫生、HIS等系统功能,加强数据互联互通和共享,搭建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互动交流管理平台,提高家庭医生和签约居民查阅健康信息便捷性,完善精细化管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和绩效评价功能,通过信息化手段共同推进医防有效融合。

(二)完善医务人员交叉培养方面。为更好地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和临床医疗队伍的融合,正在加快推进公共卫生医师制度的健全完善,探索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赋予公共卫生医师处方权,已在万州、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巴南等5个区开展试点工作,覆盖4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首批51名公共卫生医师成功通过结业考试并获得合格证书,由其所在的基层医疗机构赋予与培训内容相应的处方权。

(三)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基层待遇方面。2023年,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若干措施》(渝府办发〔2023〕62号),出台系列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政策;市财政一次性安排补助资金2.5亿元,支持区县域医疗卫生机构次中心建设;围绕“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再次安排补助资金3400万元支持距离县城较远、服务人口较多、诊疗条件有待提升的乡镇卫生院配置升级医疗设备。制定基层医务人员激励政策,落实“两个允许”要求,明确乡镇卫生院绩效总量。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市卫生健康委将持续推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完善人才待遇保障机制,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争取财政部门的支持,继续加大基层公共卫生投入,指导区县完善基层医务人员绩效工资保障政策,激发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5月1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导航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