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 人大建议

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342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 2025-05-19
字体:

渝卫答复函〔2025〕118号

徐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夯实医药科创平台建设、提升新质健康服务能力的建议》(第1342号)已收悉。经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需求侧精准化支持的建议

一是争取国家支持,央地共建打造高能级医药科创平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医药科创平台建设工作,带队走访国家卫生健康委时提出恳请支持委市共建金凤实验室,支持金凤实验室建设国家病理样本资源库、国家干细胞库西部分中心和国家生物数据中心体系西部节点。市卫生健康委迅速落实,指导金凤实验室制定创建方案,邀请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教司领导来渝实地调研考察并听取专题汇报,推动金凤实验室创建高能级医药科创平台。

二是出台专项政策,多向发力提高医学科技创新策源能力。2022年,市卫生健康委会同市科技局等4部门出台《医学科技创新引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渝卫发〔2022〕18号),围绕机构人财物保障、激励机制、融合发展、项目引领、管理评价监督机制等5个方面进行顶层设计,营造了更加开放、和谐和鼓励创新的医学科研环境和氛围。2023年,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印发《重庆市卫生健康科技跃升行动计划(2023—2027年)》(渝卫发〔2023〕63号),以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和临床转化应用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支持产学研合作、推进高水平医院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与市科技局签订《科卫协同深度合作协议》,明确了开展建设高能级医学科研平台、医学核心技术攻关、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等重点工作。

三是配置创新资源,特色发展建设医学科技创新基础支撑设施。《医学科技创新引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明确提出“打造公共医学样本资源服务平台”;《重庆市卫生健康科技跃升行动计划(2023—2027年)》中进一步指出加强医学创新支撑平台,建设建立完善1个市级医学资源样本库+N个分库的共建共享运行机制。市卫生健康委根据重庆市医学生物样本库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金凤实验室建设基础,指导金凤实验室制定《重庆市医学生物样本数据资源库建设方案》并授权金凤实验室建设重庆市医学生物样本数据资源库。

下一步,市卫生健康委将继续加强需求侧精准化支持,进一步梳理高能级创新平台创建清单,推动重庆市高能级医药科创平台创建;加强政策引领,进一步优化系统性、整体性创新支持政策,提升激励、保障水平。

二、关于实施研发侧链条化创新的建议

一是加强项目引领,打造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转化研究科技创新链条。市卫生健康委开展有组织的医学科研攻关,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求,组织由院士牵头的专家团队凝练全市医学科研攻关方向清单。依照清单方向开展医学科研项目申报立项,项目支持各医疗机构联合学、研、企深入开展原始理论创新和“卡脖子”技术攻关,研发原研药物和新型诊疗器械。

二是聚焦成果转化,加强医教研产融合创新链条。2024年,市卫生健康委多端发力推动成果转化工作,启动两个市级转化医学中心建设、组建重庆市医学科技成果库、上线西部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挂牌设立重庆市医学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成功举办首届全市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大赛,通过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加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医教研产融合为特点的医学科技创新环境建设。

下一步,市卫生健康委将积极推动多链融合,助力建立一站式服务体系。一是提高“医研产学”融合创新效能。探索建设“医疗卫生机构+科研平台+高等学校+产业基地”架构,鼓励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与大型医药企业建立实验室、研发团队,选派和接收科研人员顶岗培养,共同开展创新研究。二是加强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建设。鼓励医疗卫生机构、生物医药企业等设立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开展公立医院组建全资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试点,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水平。支持医药企业建设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基地,培育壮大技术经纪人、技术经理人等专业人才队伍。二是强化科技成果管理与服务。培育临床研究及成果转化全链条、一站式、保姆式服务能力,打造重庆市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三库一金一平台一中心一品牌”(医学科技成果库;企业库;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专家库;生命健康科技发展基金会+重庆市卫生科技服务平台+重庆市医疗卫生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重庆市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大赛品牌活动)。

三、关于优化服务侧体系化供给的建议

一是“防控”技术供给。市疾控局依托“疫智防控”应用,构建多渠道监测网络,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持续优化完善特殊疾病触发预警、重点疾病发病趋势预测、重点场所时空聚集预警、症状症候群态势感知等多模态预警模型,探索构建综合考虑全球疫情、病原检测、动物疫病、网络舆情等风险因素的传染病疫情风险指数,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

二是“诊断”技术供给。在首届全市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大赛中,多项诊断设备技术获奖,来自金凤实验室的荧光明场多功能数字切片扫描系统经大赛培育转化上市,成果获评2024年度重庆市十大科技进展。

三是“治疗”技术供给。2023年以来,市卫生健康委以委重点实验室和冲刺、攻关、重大项目为抓手,资助建设呼吸道炎症损伤、骨科、乳腺癌、物理医学与精准康复、慢性肾病、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等病种的精准治疗委重点实验室,资助精准诊疗、个性化医疗相关冲刺、攻关、重大项目12项,从研究基础到研究成果等方面为个性化治疗技术提供支撑。

下一步,市卫生健康委将持续推动服务侧技术供给,着重开展好相关工作:一是继续加强重庆市医学科研实验室梯队建设。开展研究型病房和研究型医院建设,继续推动三甲医院实验室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市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建设。二是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动态调整完善未来5年全市医学科研攻关方向清单,坚持项目引领,通过组织专家研讨、一对一帮扶指导等方式培育优势团队冲刺国家级项目。三是做实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完善“1+1+1+N”全流程创新管理链,增加财务管理规范、生物安全审查规范,开展重大专项定期督查指导;打造“1+5+N”全场景转化平台链,发挥市科技发展中心科技服务平台职能,激活5家医院下属企业市场化运作主体活力,发挥多家高水平研究型医院的主战场能动性;优化“3+1+1+1+1”全周期转化服务链,加快推进并完善“三库一金一平台一中心一品牌”建设。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4月30日


主办: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ICP备案: 渝ICP备19007997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85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172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