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锐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鼓励创新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的建议》(第0002号)收悉,感谢您对孤独症儿童的关心。经与市民政局共同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政策保障的建议
为落实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2018年市政府出台《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市残联、市财政局等8部门印发《重庆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全市40个区县相应出台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细则,10个区县扩大了救助年龄范围,33个区县放宽了家庭经济条件限制,31个区县明确了交通生活等补助标准。2019年以来,全市共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11360人(次),其中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2603人,残疾儿童家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托底保障作用正在日益显现,稳步增强。
二、关于健全服务机构的建议
市残联牵头制定了重庆市地方标准《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等级划分要求》(DB50/T731—2016),并以此为依据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等级评定工作,对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场地设置、人员配置、设备配置、康复服务人数、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综合服务能力评定。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服务机构161家,实现所有区县全覆盖,其中孤独症儿童康复定点服务机构60家,AAA级7家,AA级26家,A级27家。
三、关于人才培养的建议
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康复专业人才培养,选派骨干人员参加国家级相关培训班,2019年以来举办市级孤独症康复专业技术培训班5期,培训孤独症康复专业技术骨干250余人(次)。积极探索康复人才引进培养机制,2020年首次举办重庆英才大会——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发展与人才培养研讨会,邀请全市开设康复专业高等院校、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定点机构负责人和相关专家50余人,就构建康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等进行研讨,牵线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重庆市城市职业管理学院签订康复人才合作协议。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的建议,通过加强医院康复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式进一步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院内康复科建设。鼓励有条件的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建设儿童孤独症康复科,加强儿童孤独症康复体系建设,提高康复治疗水平。
(二)加强专业人才培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定期联合市民政局、市残联开展针对儿童孤独症康复的专业培训,促进儿童孤独症康复体系发展,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家庭康复指导与培训。将家长培训和家庭康复指导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促进家长配合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充分发挥家长是孩子第一位老师的重要作用,指导家长参与孤独症儿童康复干预并掌握正确方法,泛化干预目标,巩固提高康复效果。通过组织“家长沙龙”、“家长互助帮帮团”等对家长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建立合理的康复预期,掌握纾解情绪的方法,缓解精神压力、分享经验,保持积极健康心态。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