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 人大建议

关于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266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 2019-08-30
字体:

  渝卫函〔2019〕264号

  杨洪代表:

  首先感谢您对儿童医疗工作的关注。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健全我市儿童医疗保健服务体系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国家层面全力推动。全面完善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2016年5月,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人力社保部和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充分强调加强儿童医疗卫生工作的紧迫性,要求有关部门把握关键环节,以问题为导向,着力解决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服务价格、儿童用药和高峰期需求失衡等问题。

  (二)市级层面深入贯彻。为确保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具体落地,原市卫生计生委会同相关部门出台《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渝卫医发〔2016〕76号),重点从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儿科医务人员培养和队伍建设、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改革、防治结合提高服务质量4个方面入手,着力提升全市儿童医疗服务的供给能力与服务质量。要求到2020年,建立健全功能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富有效率的以市和区县两级儿科为主体,以区域儿童急危重症治疗中心为重要补充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每千名儿童床位数达到2.2张,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7名。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至少有1名全科医生提供规范的儿童基本医疗服务,基本满足儿童医疗卫生需求。

  二、工作进展及成效

  (一)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一是市级儿童医疗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我市已建成以重医附属儿童医院、陆军军医大学各附属医院儿科、市中医院儿科、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为主体的市级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发挥和利用其优质儿科医疗资源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提供儿童重大疾病、疑难复杂疾病和急危重症诊疗及康复服务。二是区县级儿童医疗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加强以区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儿科为主体的区县级儿童医疗服务体系。目前,每个区县至少有1所县级公立医院设置有病房的儿科;每个区县至少有2所区县级公立医疗机构设置有儿科门诊;每个基层医疗机构至少有1名能提供儿科医疗服务的全科医生。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儿科主要负责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性诊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儿童疾病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服务等。妇幼保健机构负责儿童医疗和预防保健工作。三是建成区域儿童急危重症治疗中心。依托重医附属永川医院、重庆三峡妇女儿童医院、黔江区中心医院建设区域儿童急危重症治疗中心。

  (二)专科人员队伍不断增强。一是开展高校儿科医学人才培养。重庆医科大学已经开办“5+3”医学教育,开展一体化儿科医生培养。该校每年招收儿科学本科生210名,现在校硕士研究生180名,招收博士研究生39名。二是增加儿科专业人才。2016—2018年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先后增加三级学科亚专业21个,全市新增儿科医师执业注册301人,新增儿科规培学员245人,进一步夯实儿童医疗服务体系人才队伍基础。

  (三)保障政策不断优化。一是市级专项财政投入逐年增多。2018年全市财政对儿童医疗机构投入约6500万元,是2017年的2倍,主要用于儿童医疗机构基本建设等。二是儿科领域医保报销政策更加优厚。借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市医保部门同步调整儿科领域的诊察费、床位费等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全面促进儿童医疗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

  (四)儿科医疗资源不断下沉。一是组建跨区域儿科医疗联盟。依托重医附属儿童医院,成功打造西部儿科联盟。截至2018年,联盟成员医院共123家,其中重庆市内40家,区域外省市35家,实现渝、云、贵、川、陕、藏等西南部6省市全覆盖和西部10省市(还包括甘、青、新、宁、内蒙)的广覆盖。二是开展儿科医疗对口支援。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对口帮扶黔江、武隆等国家级贫困区(县)人民医院。该院在最近支援周期内累计派出支援人员25人次长期驻点帮扶,帮扶武隆区人民医院新建新生儿科,弥补武隆区新生儿疾病诊疗空白,帮扶黔江区中心医院新建儿童医院院区并建成渝东南儿童急危重症治疗中心,为距离主城200—300km以外急危重症儿童提供及时就医场所,分担主城区急危重症患儿就医压力。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一)继续深化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一是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高水平的儿童医院、儿科连锁诊所等医疗机构,为儿童就医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选择。二是促进儿科领域的医联体发展,通过规范医疗集团、专科联盟、远程协作网建设,加大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对儿科季节性疾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力;同时加大对渝西、渝东南和渝东北儿童急危重症治疗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方便群众就近就医。三是加强儿童医疗服务质量监管,通过专科质量控制和临床路径管理等手段,增加儿科领域行业监管力度,为群众提供高质量、同质化的儿童医疗服务。

  (二)继续加强儿科医务人员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儿科医学人才培养,依托重庆医科大学继续举办“5+3”医学教育,鼓励重庆医科大学、第三军医大学举办儿科学、儿童护理本科专业教育。制定落实儿科学专业人才培训规划,根据医学教学资源和岗位需求,研究扩大儿科学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二是深化儿科医师转岗培训,重点培训转岗人员对儿科季节性疾病、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凡经转岗的医师,可加注儿科执业范围。三是扩大儿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模,根据临床医学、儿科学毕业生数量和岗位需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生向儿科倾斜,到2020年实现招收培训儿科专业住院医师400名。

  (三)继续加强儿科医疗体系建设保障力度。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加大对区县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增强区县统筹发展能力,让区县有更多可用财力支持儿科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指导区县科学规划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加大设备购置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步满足儿科医疗服务需求。二是加快完善医保政策。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合理调整儿科医疗服务价格,完善儿科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三是加强多部门联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合理布局区域内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推动儿童医疗服务体系健康发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群众对儿科医疗服务的切实需求。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4月16日


主办: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ICP备案: 渝ICP备19007997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85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172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