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 人大建议

关于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831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 2019-06-17
字体:

  渝卫函〔2019〕185号

牟杰代表:

  首先感谢您对重庆市采供血工作的关注。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合理化采供血区域划分的建议》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2018年全市无偿献血情况

  2018年,全市献血人次340757人次,献血量546292U,较2017年分别增加1.07%和0.78%。其中全血献血人次320644人次,献血量519383U,较2017年分别增加0.89%和0.81%;血小板献血人次20113人次,血小板献血量26909U,较2017年分别增加4.07%和0.24%。个人自愿无偿献血比例83.03%,较2017年增长了4.96%。

  二、完成全市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工作

  依据原卫生部2013年版《血站设置规划指导原则》,结合全市主城区、渝东南、渝东北、渝西以及渝中部地区区域面积,以及区域卫生工作有关要求和辖区血站服务能力现状,市卫生健康委制定了《重庆市采供血机构设置规划(2018—2020年)》(渝卫发〔2018〕73号,以下简称《规划》),并经市政府同意下发。《规划》以重庆市血液中心为龙头,采供血范围以主城区为基础,逐渐推进和过渡到辐射大部分主城周边区县。血液中心分支机构中,永川分中心将主要辐射渝西片区采供血工作,与血液中心在血液采集、制备方面互为补充,在血液检测方面互为备份实验室;万州中心血站采供血围辐射大部分渝东北区域;黔江中心血站采供血范围辐射大部分渝东南区域;涪陵中心血站辐射剩余部分渝东北、渝东南区域。《规划》综合考虑全市区域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状况、医疗资源配置、医疗服务需求和临床用血需求、交通地理环境、自身发展现状、辐射周边能力以及未来发展潜力等多种因素,满足全市临床用血及特殊血液需求,科学、合理布局采供血机构,逐步建立起符合全市实际情况、规模适宜、标准适当、资源优化和服务优良的采供血网络,体现整体、集中、标准、规模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

  三、进一步完善血液供应保障机制

  (一)加强血液库存动态管理。建立血液联动和应急保障运行模式,由市血液中心牵头与重庆市内17家血站(含解放军重庆血站),省外2家血站共计19家血站实现各个血液品种、各种规格的血液联动和调配工作。2018年,共计调配血液46292U,保障了临床供应,实现大重庆血液资源共享。通过血液联动和应急保障运行模式,针对基层血站基本库存低、缓冲能力弱的特点,在全市血液区域预警情况下,调节血液供需矛盾,有效减少血液报废,提高血液的周转率,强化突发公共事件时全市临床供血保障能力。

  (二)加强服务与沟通,建立有效合作机制。加强血液库存信息公开的力度,开展血液库存状态周通报,每周将各种血型的库存状态及时通报给医院,以便及时、合理、有效的制定用血计划;根据临床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和规格,保证临床供应;在合川区、潼南区、巴南区和渝北区设立区域中心储血点,为辖区内医疗机构提供便捷服务,为急诊抢救用血增加一条更加快捷的绿色通道。

  四、加强血站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

  (一)积极推动固定献血屋建设。全市目前共有流动采血点111个,固定采血点28个,固定献血屋7个,拥有现代化献血方舱6台。在此基础上,市卫生健康委制定《重庆市无偿献血屋设置规划(2018—2020年)》《重庆市献血屋管理办法》,计划到2020年全市各区县(自治县)至少设置1个无偿献血屋,实现全市无偿献血屋全覆盖,进一步促进无偿献血的有序开展,为市民提供更加便利、安全、卫生、舒适的献血环境。

  (二)增强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流程。开展“改善献血者献血体验”主题活动,解决献血前等候排队等问题,推出无偿献血移动互联网社会化媒体服务平台,利用手机填表,缩减献血者排队等待和填表时间,创立全方位多环节献血服务新模式,提升献血服务能力,改善献血者的献血体验。

  (三)推动团体和街头流动无偿献血协调发展,提升抗风险能力。强化团体无偿献血工作,把无偿献血动员由街头向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农村延伸,逐步建立起一支相对稳定的应急献血者队伍,保障冬夏季节性血液短缺的临床供应。

  (四)拓宽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模式。以新修订的《重庆市献血条例》颁布实施为契机,展开立体宣传,增加社会各界对无偿献血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强化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开展节假日节点主题活动、世界献血者日主题活动营造无偿献血良好社会氛围。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3月28日


主办: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ICP备案: 渝ICP备19007997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85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172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