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 人大建议

关于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759号建议的复函

日期: 2018-06-26
字体:

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

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759号建议的复函

张先祥代表:

首先感谢您对人口健康信息化工作的关注。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建议》(第0759号)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进展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全民健康信息化顶层设计的指导下,重庆市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经过几年建设,建成了重庆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39个区县级平台。同时,全市95%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系统和基层医疗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中,市平台通过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的全国首个3A级省级平台测评认证。截至目前,市级平台采集电子病历1800万份,健康档案2700万份。2017年底,启动全市公立医院医改数据接入,全市227家公立医院HIS系统数据已能动态、实时监测,同时国家互连互通项目启动,我市从市级层面打通了预防接种系统、远程心电系统等,预计今年将完成药品交易系统、传染病直报系统的对接,真正实现数据的互通共享,为双向转诊、分级诊疗打下基础,也为推动医药体制的深化改革,减轻患者看病难、看病贵负担起到积极作用。

二、已取得成效

(一)跨区域调阅,实现信息互通共享。针对代表提出的“实现各医疗机构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以及相关医疗数据的信息共享”,我市去年在南岸和梁平试点发行了居民健康卡,通过健康卡在南岸调阅了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数据。今年,将为居民优化调阅方式、扩大调阅范围,居民今后可通过12320门户网站,调阅自己的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及其它健康资料。

(二)开展远程诊疗,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目前,市远程医疗试点集成建设项目依托国家资金,建成并接入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重庆医科大学附二院、重庆市急救中心、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在内的4所市属三甲医院,巫山县人民医院、石柱县人民医院、秀山县人民医院等14家区县人民医院,150个乡镇卫生院。累积到现在已开展1000余例;远程心电覆盖分布70%以上的区县有1700多家,今年共开展300余例,覆盖率61%。远程影像诊断覆盖,今年共开展了500余例,覆盖率39%。巫山、石柱、梁平、云阳等在内的25家医院开展远程心电、远程教学等,缓解了基层医疗机构专科医师或者高年资技师普遍缺乏的问题。

(三)大数据挖掘分析,为医改和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坚持“三个面向”原则,2017年9月份开始的公立医院改革,采集全市227家公立医院(除部队医院外)医改数据,目前能实现公立医院运营情况、医疗收入情况的实时、动态监测。我市市级平台除接入了三大数据库(电子病历、电子健康档案、全员人口)的数据,还打通了大部分国家直报系统数据,如预防接种系统、传染病系统、出生和死亡等系统数据,今年还将继续接入药品交易等系统数据,逐步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四)利用区域医疗资源,推动分级诊疗工作开展。今年,我委在部分区县开展家庭医生签约试点工作,引导病人小病在基层看,大病到医院。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考核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开展的真实情况,引导基层医卫生机构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服务质量,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加快效率周转,吸引病人到基层看病,减轻大医院的就诊负担,实现合理分流。同时,通过在永川等地区区试点开展双向转诊,逐步完善其业务机制,待政策落实和模式成熟后全市铺开。

三、存在问题

(一)数据信息的开放共享有待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目前,我市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要求,探索开展面向居民本人的授权调阅,调阅内容和范围按照病历管理规定执行。市卫生计生委目前也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与各委办局开展部分数据的交换、共享。但大健康、大卫生领域的数据如何进行无缝的横向、纵向流通,迫切需要国家层面出台法律框架,市级层面加以细化以便执行、实施,法律法规一旦出台,市卫生计生委及时支持数据的共享应用。

(二)信息化建设仅靠财政投入难以为继。以远程会诊为例,重庆市远程医疗领域除远程心电外,尚缺乏好的商业运作模式,建设基本上靠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费用来做城市或者是区域的远程医疗项目,但是持续投入对政府财政压力很大,信息化建设只靠财政投入难以为继。

(三)远程会诊、分级诊疗面临诸多挑战。在我国,执业医师多点执业还处在行业试点阶段,远程医疗活动仅属于会诊咨询范畴,深入开展还需在责任界定、质量控制、监督管理等方面有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障。目前,远程会诊没有统一的物价局定价,仍是医院间自行协商解决,特别是在多科会诊时,现行的收费标准不合理,完全体现不了上级医师的技术服务价值,并且远程医疗尚未纳入医保报销的范畴,费用全部由病人自费承担,这也是限制远程医疗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具体举措

(一)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推动资源整合。全市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要求,科学设计、统一规划,目标是在市级范围内打破信息孤岛,现已接入预防接种、传染病、出生、死亡医学证明等直报系统。今年,市卫生计生委同时促进药交所、血液中心等行业相关机构的数据整合,实现真正意义的“三医联动”,为推动医改的深化落实打下信息化基础。

(二)建立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数据调阅查询。市卫生计生委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索引体系,有序对接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资源库,将接入的直报系统数据整合进入居民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档案中,面向居民进行个案查询,基本实现卫生行业内的信息对接和交换。

(三)实施家医签约系统试点,推动分级诊疗。市卫生计生委为加强慢病的防控,在北碚、永川、九龙坡等地试点使用家医签约系统,目前取得初步成效。公卫系统、家医系统、12320号源池系统打通后,将整合数据资源,家庭医生可在线与病人进行沟通、预签约、协助病人预约挂号,今后家医系统还将与双向转诊系统互通,推动大病在医院、小病在社区的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

(四)探索“互联网+健康”服务模式,争取多方筹资。将互联网引入到疾病预防、慢病管理、精准医疗的健康管理体系中,构建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社会多方参与的模式,为卫生信息化长远发展争取保障。

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8年5月8日

主办: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ICP备案: 渝ICP备19007997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85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172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