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情绪波动是比较常见的情况,一般每年到3、4月份油菜花开的季节去精神专科就诊的患者就增加了,所以在春天一定要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至于为什么春天情绪会波动,中医的解释是:人的情绪叫情志,是由五脏当中的肝来负责的,肝功能过强或者是不足,就会导致人的情绪或者出现狂躁,或者出现低落。现代的精神医学的解释,认为人的视网膜当中有一种感光细胞,它会感知光照的变化,进而把这个信号传递到大脑当中,有一个部位叫做视交叉上核,传递到这个部位就会调节人的生物节律,进而去调节大脑当中神经递质的分泌,这些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或者是褪黑素,是来调节人的睡眠以及情绪的。春天光照时间增强了,人的生物钟面临一个再适应的过程,在这个适应过程中有可能就会出现刚才说的神经递质分泌的一些紊乱,进而出现情绪上的变化。相比抑郁来讲,春天情绪亢奋、急躁更为多见。
怎么调整情绪呢?第一,要调整好睡眠,让人体的生物节律和大自然的节律相一致。冬天来说,人更多是休息,通常是早睡晚起,到春天就要进行调整,相对而言可以晚睡早起,增加活动的时间。第二,要加强互动。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和大自然的互动,可以多增加一些户外活动,相应的可以去发泄一些过于充足的精力或者是过大的压力。另外一方面,要加强人际互动,可以通过跟人的互动,可以疏泄情绪、可以获得支持,打开心扉,增强自信。第三,假如人在春季情绪波动过于严重,情绪低落持续时间超过两周,或者是情绪亢奋持续时间超过一周,而且正常生活受到影响,这个时候就要及时就医。
文字来源:国家卫健委官网
http://www.nhc.gov.cn/xwzb/webcontroller.do?titleSeq=11620&gecstyp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