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基层卫生 > 基层风采

高温下“烤”验下 入户采样的防疫“重甲”战士

日期: 2021-08-19
字体:

8月2日,重庆市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预计8月2日至3日,九龙坡等7个区日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但无数医务人员依旧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为市民进行核酸检测,只为阻断疫情传播,为身后的我们隔出一方净土。

记者跟随谢家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入户采样,走进了他们工作的世界。

小朋友,阿姨来捉虫虫

下午5点过,室外余温不减,撑着太阳伞在户外走几分钟,便汗湿了衣服,而谢家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样人员廖容全副武装,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敲开了采样居民的家门。

“小朋友,来头往后仰,来,我们来玩一个游戏,阿姨看看鼻子里有没有虫虫……”谢家湾某小区居民唐均(化名)家门口,廖容和助手为唐先生一家四口进行核酸采样。

唐先生一家从外地自驾返渝,按照防疫规定居家隔离期间,由社区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上门采样。核对受检者姓名后,唐先生、老婆和丈母娘相继接受了核酸检测。

轮到2岁的小女儿,她看到穿白色防护服戴着口罩的医护人员,开始大哭,扭头就跑躲到阳台上,唐先生和妻子抱着女儿努力“架”到门边,“小朋友,阿姨家有个和你差不多大的小姐姐,和你当朋友,好不好……”廖容站在门外继续劝,“阿姨,就只看看鼻子里的虫虫……”

小朋友半推半就,扯着喉咙哭,渐渐收声,像是默许后,廖容抓住时机,麻利地把棉签伸入鼻腔,停留数秒,获得咽拭子后,将棉签头部置入一个试管,拧上盖子……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平均一位采样者用时1分钟,遇上特殊情况,要七八分钟,甚至更久。但越是特殊情况,采用过程越要快准精,减缓采样者的心理负担。

“小孩子调皮,又麻烦你们了,辛苦了。”唐先生说着“谢谢”。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今天是最后一次采样,前几次都是阴性,明天就出结果,祝你们好运。”廖容说。

汗水流进眼睛,忍忍就好

从取下口罩到采集样本,对于采样者来说,耗时一两分钟,核酸采样到这里就结束了。可是,对于廖容和她的同事来说,每上门采样操作一次,要进行严格的消毒穿戴防护服,一趟下来要40分钟,从7月23日起,平均一天要上门四五家,送样本去疾控中心,一个班次下来,近四五个小时。

采完样,廖容退到隐蔽的楼梯间换衣服。“防护服是一次性的,从穿上到工作结束,要一直保持密封性,防止污染。”廖容一边脱下,一边和我们聊天。狭窄的楼梯间,有点闷,没有穿隔离服的摄影记者已经是大汗淋漓。

这种高温天,光穿防护服就是“烤”验,还要戴橡胶手套、N95口罩、帽子、防护靴和面屏。脱下防护衣时,助手不断在旁边喷洒消毒液,每完成一步,都要手部消毒。防护面罩后面,已经有汗水大颗大颗地往下淌,“防护服里的温度至少超过40℃,大太阳底起码要超50℃。”廖容估计。穿脱防护服,一天廖容要重复几十次。她说,密封在防护服里,最麻烦的是额头上的汗水一直往外滴,渗进了眼睛,模糊了视线,一旦穿戴绝对不能脱,眼睛进了汗水痛痒,忍忍就好。脱下橡皮手套时,手上汗浸浸的,有时,汗水直接流出来,由于长时间浸泡在汗水中,指尖的皮肤都皱巴巴的。

身披“重甲”坚守一线

连日来,记者接触到基层一线的防疫工作者,炎炎烈日下,如同廖容和他的同事们,像个战士一样,身披“重甲”,坚守在防疫一线,有的脱下防护服时,脸色苍白,几乎虚脱。

有的在一两个小时的医务工作中,汗水浸透双层手套与防护服连接处,透过密封胶带不断地往外冒,如同小蚂蚁爬过痒痛……

从7月底以来,最忙的一次,廖容工作到凌晨四五点才回家,遇到采样者较多时,脱下防护服时,身上的衣服已经湿透。

廖容走出楼梯间后摘下口罩,脸上全是勒痕。当天,廖容和她的同事们,还要上门为四个从外地回来的家庭采样。面对感染的风险,她已经淡定坦然。

去年,在疫情防控严峻的情况下,廖容主动报名去隔离区工作,当得知家人要到最前线工作时,廖容的家属没有任何犹豫,给予了她最坚定的支持,因为“老婆是医护人员,那是属于他们的战场。”

廖容说,作为医护人员,就好像战士一样,越是危急时刻,越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每当得知一个个采样者结果为阴性,解除隔离,我们都无比激动。”


主办: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ICP备案: 渝ICP备19007997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85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1727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