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 政协提案

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037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2025-04-21

渝卫答复函〔2025〕5号

彭锐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建议》(第1037号)已收悉。经与市文化旅游委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中医药文化建设基本情况及进展

近年来,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大力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文化建设事业有序推进,取得显著成效。

(一)中医药文化传承保护力度持续提升。积极建设传统医药类非遗名录,现共有市级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45项,占市级非遗项目总量的6.36%,主要类别包括针灸、正骨术、膏药制作技艺、中药炮制、中成药制作、健康养生等。其中,刘氏刺熨疗法、桐君阁传统丸剂制作技艺、赵氏雷火灸和燕青门正骨疗法已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同时,太极集团重庆桐君阁药厂、重庆陪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希尔安药业有限公司、重庆中医少林堂、渝中区赵氏雷火灸传统医药研究所、涪陵郭昌毕骨伤科医院等6个非遗保护单位被命名为市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推动《重庆市中医药志》编纂工作,支持建设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加强对老药工炮制技术的挖掘和传承。

(二)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建设取得成效。截至2024年底全市已建成中医药博物馆3个(重庆巴渝民间中医药博物馆、重庆市中医药博物馆、民族医药博物馆)、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21个、市级中医药文化体验场馆19个、中医药文化知识角90个,覆盖医疗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基层社区机构、中药企业等不同性质单位,初步建成了结构丰富、功能多样、特色鲜明的场馆群。建设中国中医药报重庆记者站,现有各级医疗机构通讯员60名,2024年中国中医药报发稿182篇,头版头条3篇,总发稿量位居全国前列。与新华网合作开办“中医药文化传播 我们在行动”专栏、与重庆电视台合作开办“渝见岐黄”栏目,积极宣传报道全市中医药工作动态与成效,展现中医药行业风貌,讲好中医药故事。建立“巴渝岐黄”公众号,开展“一分钟说中医”专题栏目,定期保质保量发布中医知识。

(三)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更加丰富多样。持续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主题宣传活动,“十四五”以来全市累计开展义诊、科普讲座等活动1000余场,全市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不断提升。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增强青少年中医药文化自信和健康素养,全市已建成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20所、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培育学校3所。持续开展“中医药文化服务月”“千名医师讲中医 千名医师下基层”“名中医川渝行”等系列中医药文化活动,鼓励各单位积极参与“悦读中医”活动和“说医解药”大赛。

二、建议应答情况

结合您提出的“提炼巴渝中医药文化标识”“加快博物馆为载体的条件建设”“构建中医药数字化科普体系”等3点建议,市卫生健康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开展“渝见岐黄—重庆市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并做好以下工作:

(一)积极挖掘巴渝中医药文化精髓。一是挖掘历史内涵,开展《重庆中医药志》编撰工作,对巴渝中医药整体发展史开展系统梳理,加强对巴渝中医药文化研究利用,凝练巴渝中医药文化特色内涵和标识,阐述巴渝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二是挖掘特色资源,整理评选中医药特色技术和方药,推广应用中医药良方妙技,推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老药工传承技艺等活态传承与转化运用。三是挖掘机构文化,指导医疗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开展系统性中医药文化研究,整理经典故事、重要医案,讲好中医药故事,丰富巴渝中医药文化特色体系。

(二)加快建设中医药文化传播阵地。一是支持中医药博物馆提档升级,联合市文化旅游委为中医药博物馆备案、展陈提升、藏品管理、文物鉴定、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等提供专业指导与服务。二是强化各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引领示范作用,支持培育建设国家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体育场馆。三是支持璧山区、渝中区、南川区等建设中医药主题文化公园、中医药特色街区(小镇),持续推进街道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类院校及重点场所的中医药文化知识角建设,加强医疗机构中医药文化功能建设,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文化宣传推广常态化。

(三)持续推进数字中医药文化建设。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将重庆市纳入数字中医药试点地区,拟将重庆打造为数字中医药发展的标杆地区。我委将以试点工作为契机,积极支持数字中医药文化建设,依托重庆市中医药博物馆,以数字展厅、三维典藏、云展览等方式建设集中药材标本数字资源库、中医药古籍数字资源库、中医药文物数字资源库、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等于一体的数字中医药博物馆,对有价值的中医药古籍、中药(材)标本、中医药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为群众提供正统、全新的中医药文化体验。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4月1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导航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