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
政协提案
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052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渝卫答复函〔2025〕12号
九三学社市委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加强老年人群营养状况监测的建议》(第1052号)已收悉。经与市教委、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农业农村委、市科技局共同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现状和进展情况
(一)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不断扩大机构医养结合服务供给,建成医养结合机构176家、床位5.2万张,医养签约服务2213对。成立区县医养联盟5个,建成社区医养中心20个。针对老年人及时就近就医痛点,开展100家社区医养中心建设试点,完善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养协作、居家医养4种服务模式,新增医养结合床位2515张,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率67%。
(二)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市民政局出台《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重庆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为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工作。正在拟定《重庆市老年人能力评估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评估机构、评估人员、评估流程、评估结果等要求,分层分类推进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工作。目前,全市现有评估机构400余家,评估队伍3800余人,已开展评估36万余人。
(三)开展老年食堂建设。聚焦老年人特别是孤寡老人就餐不便问题,因地制宜建设社区、小区、机构、集市等多元化老年助餐服务设施1695家。制定社区食堂建设标准、服务标准,支持老年食堂开展适老化改造,指导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机构、老年食堂、老年饭桌等提供适合老年人的营养配餐,定期更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的食谱。同时,将老年食堂打造为“五社联动”的新阵地,引导老年食堂面向周边居民提供就餐服务,探索“+党建”“+网格”“+养老”“+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推动“助餐服务+N 服务”初步形成。例如,江北区明珠社区作为全国首个“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营养改善项目”试点,已为1000余名老年人建立动态健康档案,实现营养数据实时监测与个性化干预。九龙坡区民主村、华新街街道等社区通过“公益+市场”模式运营老年食堂,定制“彩虹食谱”,结合季节与疾病特点优化膳食结构,改善老年人营养摄入均衡性。
(四)构建老年营养健康监测网络。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重庆市提升医养结合和老年健康服务能力行动方案(2023—2027年)》,将老年营养改善作为重点任务。同时,《重庆市国民营养计划实施方案》中提出“老年人群营养改善行动”,重点推进营养筛查工具开发、动态监测与评价制度建立,形成“监测—干预—反馈”闭环管理。截至2025年1月,我市已建成覆盖“市—区县—社区(乡镇)”的老年健康三级服务网络,包括10家老年医院、40个护理院(中心)及100个社区医养中心。其中,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立比例达65%,每千名老年人老年医学科床位增至0.55张。同时,全市已建临床营养科的医疗机构共160家,设立比例54.4%,其中三级医院设立比例95%,二级医院33.5%,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重点开展老年人营养筛查、健康档案管理及慢病干预。
(五)全面推进合理膳食行动。2010年,市卫生健康委制定《重庆市居民膳食营养指南》,并从2014年起每年开展全民营养周活动。2017年,重庆市推出《重庆市国民营养计划》,实施贫困地区重点人群营养干预,将营养干预纳入健康扶贫工作。2019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健康中国重庆行动实施方案》,将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作为重要内容。2022年,根据国家《老年营养改善行动(2022—2025年)》《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在全市开展老年营养改善行动。
(六)强化营养监测人才队伍建设。截至2025年1月,全市160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建成临床营养科,26家成为国家试点单位、6家成为示范单位。临床营养科中医、技、护专业人员合计643人,其中医师284人(44.17%)、技师187人(29.08%)、护士172人(26.75%),临床营养科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多家高校培养各类营养专业人员队伍,其中,陆军军医大学是营养学硕士、博士授权点,重庆医科大学是营养学硕士授权点,陆军军医大学糜漫天教授牵头获批重庆市科委管理的“重庆市营养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后更名为“重庆市营养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并重点新增了全市慢病队列建设研究方向。2009年,由糜漫天教授牵头获批市卫生健康委“重庆市医学营养研究中心”;2024年,由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许红霞教授牵头获批重庆市卫生健康委智慧临床营养与转化重点实验室,并推动重庆市老年病医院(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临床营养学科建设,获批重庆市科卫联合面上项目“医养深度融合下的老年TSCD营养服务体系及营养健康管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充分发挥特殊人群医疗机构优势,推动建立市级重点实验室分中心等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对于您提出的建议,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重点从以下方面积极加以落实:
(一)健全老年人群营养状况监测体系。一是参考国家相关标准,结合重庆市实际情况,制定重庆市老年人群营养状况监测标准和指标体系。二是健全监测网络和信息平台,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覆盖全市的老年人群营养状况监测网络,并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分析利用。三是开展定期监测和评估,定期开展老年人群营养状况监测,动态掌握老年人群营养状况变化趋势,为制定和调整营养干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完善老年人群营养诊疗服务方案。一是推广老年人营养干预工作,根据老年人群营养状况监测结果,针对不同人群制定个性化的营养干预方案,包括膳食指导、营养补充、营养教育等。二是推广老年营养餐,鼓励社区、养老机构等为老年人提供营养均衡、易于消化的老年营养餐,并加强对老年营养餐的监管。三是加强慢性病患者的营养管理,将营养干预纳入慢性病管理内容,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指导,改善营养状况,控制疾病进展。
(三)提高老年人群营养健康素养。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营养健康教育,定期组织专家及营养师通过社区讲座、宣传册、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向老年人普及营养健康知识,提高老年人营养健康素养。二是发挥家庭医生作用,将营养健康教育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营养咨询和指导。三是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继续推进重庆市全民营养周、老年营养改善行动和“三减三健”等专项行动,倡导全社会关注老年人群营养健康,营造尊老爱老的社会氛围。
(四)加强老年营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在职培训,将老年营养知识纳入继续教育内容,对现有医疗卫生人员进行系统的老年营养知识培训,提高其营养服务能力。二是开展专业技能培训,针对不同岗位需求,开展老年营养评估、营养干预、营养教育等专业技能培训,培养老年营养指导员。三是鼓励老年人营养相关科研项目,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提升我市老年营养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再次感谢贵委对我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持续努力,推动我市老年人营养工作再上新台阶。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4月17日
归档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