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 政协提案

关于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第0758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日期: 2023-07-17
字体:

渝卫函〔2023〕461号

民盟市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我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0758号)收悉。经与市教委、市医保局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十四五”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以及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康复医疗事业发展,印发《重庆市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实施方案》,各区县和市级相关部门按照方案要求,持续强化全市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优质康复医疗服务资源下沉,落实康复医疗双向转诊制度,相关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2021年,重庆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残联、市教委等8部门印发《重庆市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实施方案》;2022年,重庆市成为国家级康复医疗服务试点城市,《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康复医疗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试点目标、范围和主要试点任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康复医疗服务试点。通过1年试点,全市现有二级及以上专科康复医院8家(含三级公立康复医院1家、社会办康复医院7家),床位1100余张;提供康复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515家,康复住院床位10000余张;注册康复医师2238人,康复治疗师7186人。全市试点以来新增康复医学专业医师1000余人,已初步形成以“三级医院康复科为龙头,二级医院或康复医院为枢纽,社区康复为基础”的三级联动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二、关于代表建议的回复

(一)加大康复医疗资源配置和供给。

一是加快健全康复医疗诊疗体系方面。截至2022年底,全市设置康复医学科的三级综合医院100%,每个区县至少有1所区县级公立医院设置有康复医学科门诊和康复医学科病房。统筹区域内医疗资源,支持合理规划康复医疗机构数量,将康复医疗服务供给纳入“十四五”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目前,有二级及以上康复医院8家。坚持以政府多部门主导统筹推进康复医疗工作,会同市残疾人联合会、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等,筹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大渡口院区,规划床位650张,预计2023年内有部分床位投入使用。参加国家康复医疗服务试点,扩增三级医院康复门诊和重症康复床位,建强康复专科联盟,在全市范围内形成较为完整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二是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方面。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的康复医疗中心,新审批重庆鑫和康复医院,设置床位300张。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康复医院,实现康复医疗资源的区域均衡分布。同时,充分借鉴和吸取国内和国际上康复医学发展水平领先地区的做法,结合本市不断增长的康复医疗需求,以更高站位、更广视野,会同相关部门共同做好相关工作,推动本市康复医疗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快配套产业发展方面。重医附一院康复团队初步形成西部地区智能化康复辅具服务体系,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康复辅具应用服务云平台,研发了个性化模块化老年及残疾群体智能康复辅具产品,在我国西部22个代表性地区建立老年残疾预防试验区,推动形成了覆盖西部地区机构、社区、家庭的全程式智能康复辅具服务体系。

(二)健全康复医疗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一是扩大康复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通过加强专业建设、深化校企合作等方式大力推动康复医疗人才培养工作。目前,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文理学院开设有教育康复学、运动康复、康复治疗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等本科专业,在校生近700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52所职业院校(其中高职28所,中职24所)开设有健康大数据管理与服务、康复治疗技术、康复工程技术、康复辅助器具技术等专业13个,专业点89个,2022年招生8807人;建有相关市级实训基地4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个,现代产业学院3个;立项相关教学改革项目3个。

二是加强康复医疗人才职业培训。2022年,印发《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强化康复医师队伍建设的通知》,将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数量纳入工作指标,大力推进全市康复医疗服务供给能力总体提升。截至2022年底,已达到“每10万人口拥有康复医师6人、康复治疗师10人”的目标。根据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医疗机构中从事康复医疗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组织市级康复专家制定《重庆市基层医疗机构康复医师培训大纲》,开展基层康复医师首轮培训。2022年培训医师约2000名,提高了从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医师康复医疗服务能力。支持医师规范加注及变更康复医疗执业范围,已开展5届重庆市康复紧缺医师培训,共招收培训康复医师99人,累计培训康复治疗师2735名。在今后的工作中,市卫生健康委将继续支持市康复治疗质控中心开展康复医学相关培训,不断提高本市基层康复医疗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

三是支持康复医疗人才合理流动。2022年3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第十五条规定,医师在二个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定期执业的,应当以一个医疗卫生机构为主,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国家鼓励医师定期定点到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主执业机构应当支持并提供便利,在法律层面上为医师多点执业提供了坚实保障。医师只需在重庆市网上办事大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医师电子化注册系统申请,提交《医师执业、变更执业、多机构备案申请审核表》即可办理医师多点执业,充分保障了医师的合法权益,支持康复医疗人才合理流动。

(三)完善康复医疗双向转诊规范。

根据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脑卒中等8个常见病种(手术)康复医疗双向转诊标准(试行)的通知》落实分级医疗、双向转诊,依托医联体、医疗联盟,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双向转诊工作。持续推进医联体建设,逐步通畅双向转诊,推进区域医疗资源联通共享,引导各级康复医疗机构按各自功能定位发挥作用。继续推动双向转诊规范、质量控制标准等各项制度在医联体双向转诊中的实施应用,不断提升康复医疗体系运行效率。

(四)完善康复医疗保障机制。

一是扩大基本医疗保险针对康复服务项目的覆盖面。目前,我市公布的医疗服务项目中,康复项目共有214个,其中纳入医保报销168个。国家明确要求纳入医保报销的29个康复项目均纳入我市医保报销,基本能够满足康复治疗需求。对于治疗周期长的康复服务项目,市医保局将探索通过按床日付费予以医保支付,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能力。

二是加大商业康复相关健康保险的开发。联合银保监部门制定印发《关于促进城市定制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发展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实施意见》(渝医保发〔2021〕64号),指导推出城市定制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重庆渝快保”,更好覆盖基本医保范围外的医疗费用。开放医保个人账户支付,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为自己及其家庭成员投保;打通基本医保结算平台与“重庆渝快保”结算通道,提升便民服务水平。2022年,“渝快保”投保人数460万人,参保规模居全国第三,赔付率107%,为全国主要省会城市最高,获评《人民日报》2022年多层次医疗保障“八大综合优秀案例”之一。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7月5日


主办: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ICP备案: 渝ICP备19007997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 5000000085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1727号

返回顶部